课件编号17819918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

日期:2024-06-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264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
  • cover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 A.音量 B.音高 C.音高和音量 2.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一口气吹完可以再吹一口 B.呼气的时候,要捏紧袋口,以免漏气 C.卷折测量袋到其最鼓的时候才能读数 3.下列物体中具有能量的是( )。 A.静止在地面上的小车 B.正在振动的钢尺 C.地上静止的小球 4.小然测了一下肺活量,发现偏小,要使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 A.多睡觉 B.多吃水果蔬菜 C.经常锻炼身体 5.将下列食物按在纸上滑动,会留下油渍的是( )。 A.黄瓜 B.萝卜 C.花生 6.不断往鱼缸中充气是为了增加鱼缸中水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7.舌头的主要功能是( )。 A.润滑食物 B.磨碎食物 C.搅拌和运送食物 8.在“均衡膳食营养宝塔”中,给我们提供能量的主要是( )。 A.第5层和第3层 B.第3层和第4层 C.第2层和第4层 D.第1层和第5层 二、填空题 9.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大小的工具,它的单位是( )简称为( ),用字母( )表示。 10. 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有将声波转化成振动的作用。 11.下雪天出行车辆的轮胎装上铁链是为了 摩擦力。 12.当我们运动起来后,我们的( )会增加。人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 ),所以呼吸次数会比平时( ),呼出和吸入的气体量也会比平时( )。 13.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我们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用来咀嚼食物,( ) 用来撕碎食物,( )用来切割食物。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5.口腔是 器官,肺是 器官。 16.甲、乙两同学在交谈,甲同学依靠 的振动发出声音,他发出的声音以波形式通过 传播给乙同学,乙同学依靠 接受甲同学发出的声音并产生振动,通过体内一系列的传递后产生听觉。 17.对物体用力,我们可以使物体启动或 ,使物体的运动加快或 。 18.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三、判断题 19.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 20.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调。 ( ) 21.敲击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出现许多波纹,说明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 22.人的心跳运动前比运动后要快。( ) 23.食物进入人体后,将先后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 四、简答题 24.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25.你如何选择及安排零食? 2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请试着解释一下。 27.小希上学途中搭乘的公交车声音嘈杂,因此她常常带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频,这可能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小希的听力,你会建议她如何做?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C 6.B 7.C 8.D 9. 力 牛顿 牛 N 10. 耳郭 鼓膜 11.增大 12. 呼吸 氧气 多 增加 13. 臼齿 犬齿 门齿 14.鼓膜 15. 消化 呼吸 16. 声带 空气 鼓膜 17. 停止 减慢 18.翅膀 19.√ 20.× 21.× 22.× 23.× 24.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借助了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 25.尽量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饭后,吃零食切忌过量。晚睡前一小时喝一杯不加糖的牛奶有利于睡眠,选择零食一定要选择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及出厂日期,要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拒绝变质、腐败的食物。 26.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27.常常带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频,这可能会损害听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小希的听力,建议尽量不用耳机,或者使用耳机的时候音量不要过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