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24886

2.3 周而复始的循环第二课时(while循环)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23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循环,2024,必修,2019,教科,信息技术
  • cover
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第二单元 编程计算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我们将通过编制有趣的程序,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以及如何对算法进行描述,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一Python的开发境,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问题,并尝试发布程序代码,与他人分享。是知识难度水平相对适中的一部分,实例较多,应用较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可以伴随着课堂实践,讲练结合。 主题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算法中三种程序结构的概念、特点以及适用的情形。 2.能准确选择使用某种结构或嵌套,正确的设计、描述日常生活实例。 3.理解顺序、选择、描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应用的必要性。 4.能独立完成计算最适宜的运动心率、三年高中存款总额等程序,并尝试解决错误。 5.感受信息技术带给生活的魅力,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 6.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护信息,维护信息安全,形成信息道德。 所指向的核心素养: 1.信息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路径,学会用算法解决问题。 2.计算思维:针对较为复杂的任务,能运用形式化方法描述问题,能选择合适的控制结构设计并描述算法,能够对算法程序出现的问题尝试纠错。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适应 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 4.信息社会责任:对信息 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运用一定的技术型策略保障信技术在息安全。 对应课标 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 1.观察学生是否认真阅读、积极回答问题; 2.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估反馈; 3.学习结束后,通过访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结性评价: 对学生完成思考练习的准确程度进行记录 教学设计(1课时) 课题 2.3周而复始的循环(二) 课标要求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教材解析 在本节内容前有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选择结构)的学习,而这两种结构所适宜解决的问题类型均属于较为简单且步骤不繁琐的,如果遇到重复的工作,那么该两种结构便不再适宜。基于此for循环的学习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惑。而在本节内容后,所紧接着的是while条件循环的学习,该循环结构较之for循环,难度有所提升,基于此,for循环的内容在Python的结构语句学习中便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在初识Python的基础上,利用技术的优势解决长时间重复做同一件事,让原本繁琐的事情变得有趣,把重复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那么程序代码的编写尤显重要性。本节课通过列表、range函数等知识点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编写程序代码解决常见问题,让学生感受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便捷。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具备一点编程知识,有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了解顺序及选择结构的程序的执行流程,具备一定的算法基础和归纳总结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期待与激情,敢于挑战,但编写程序代码不规范,出错率比较高,如全角半角混乱,单双引号缺失,代码无缩进等所以采用代码留白的方式,降低难度。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 通过若干whiler循环的例题练习,知道while循环的运用形式,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处理问题,树立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