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艺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 《达古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2.能用身势律动等参与表现音乐,感受蒙古音乐风格特点。 3.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难点:歌曲中八度大跳音准、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及长音的声音控制,把握好蒙古歌曲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去看看。 看,宽广的大草原上有碧绿的小草,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雄鹰、奔腾的骏马和洁白的蒙古包。大草原真美呀!蒙古大草原上不仅风景美,他们的歌也很优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蒙古音乐的魅力吧! 二、新课教学 (一)初步感受乐曲。 请全体起立,让我们跟着音乐动起来。 (二)简介《达古拉》。 “达古拉”是蒙古女孩常见的名字,相当于汉语“招弟”“引弟”的意思,是大人希望家里再生个男孩的意思。也指很久以前草原上的一位勤劳、善良、勇敢的蒙古女孩。 (三)感受4/4拍节奏。 这首歌的曲调是降A调4/4拍,4/4拍的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我们来感受一下。 (四)了解蒙古族短调民歌。 这是一首蒙古族的短调民歌,那短调民歌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观察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复杂还是简洁呢?(简洁)因为整首歌只有两个乐句,而且没有装饰音,因此乐曲很简洁。 请同学们再观察歌词,数一数每一段有几句歌词。(四句) 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点是曲调简洁,装饰音较少,歌词多为四句一段,具有鲜明的宣叙性特征,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感受歌曲的速度。 那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一边感受它的速度,一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起伏。 同学们感受到了吗?这首歌的速度是快速、中速还是慢速呢?(中速)所以要用中等的速度去演唱。 现在,老师就给同学们唱,请认真听。 (六)歌曲学唱 1.教师范唱。 2.听歌曲,默唱歌词。 3.教师教唱。 (1)解决附点音符、大跳、长音、切分音。 附点音符:表达蒙古人民乐观、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 大跳:表现蒙古人心胸宽广、热情豁达的情怀。 长音:体现大草原的平坦与宽广。 切分音:体现蒙古人民能歌善舞。 体会歌曲情绪。 (优美地、赞美地) 4.完整演唱歌曲。 现在,让我们深吸一口大草原上的新鲜空气,带着对大草原和达古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5.分组演唱歌曲。 分成两组演唱,第一段第一组唱第二组打节奏,第二段第二组唱第一组打节奏,第三段一起边打节奏边唱。 三、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和舞蹈来源于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会随着音乐即兴跳起优美的舞蹈,让我们一起边唱边舞蹈吧!大家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注意节奏。(请同学上台表演) 四、拓展(简单欣赏不同民族音乐感受其音乐风格) 同学们真是能歌善舞啊!我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请欣赏我们家乡非常有名的布依族《盘江小调》。 侗族也有自己的歌曲,现在老师给同学们献上一首侗族歌曲。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达古拉》这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并感受了布依族和侗族歌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具有中国五声色彩的民族音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祖祖辈辈们在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爱祖国爱家乡,把祖国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