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47942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授课课件(共2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97312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期,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 高山族和满族 朝鲜族和土家族 苗族和壮族 侗族和瑶族 维吾尔族和彝族 藏族和回族 背面文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汉语拼音、蒙文、藏文、维文、壮文。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知道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况; 2、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概念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实施前提 空间 设置依据 自治权限 地位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思考:为什么我国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城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不以血统言,可决之也。故欲知中华民族为何等民族,则于其民族命名之顷,而已含定义于其中。 ———杨度:《金铁主义说》 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②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总体上说,比汉族落后了很多……奴隶主、农奴主、地主、牧主占人口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却只占有极少量的生产资料……(他们)政治上被歧视、被统治;经济上被剥削、被奴役;精神上被束缚、被愚弄;生活极贫穷,文化极落后。 ———杨建新《论我国民族问题的“变”与“不变”》 现实:许多少数民族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列宁强调“实行民族和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行彻底的民主主义。保证一切民族和语言的完全平等,取消任何民族特权,不得侵犯少数民族权利,实行广泛的区域自治和完全的地方自治。” ———《列宁选集》第22卷,第139页 理论: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思考:为什么我国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①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②历代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理念和政策,为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现实:许多少数民族被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党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理论: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2.过程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1941年 1945年 1947年 1949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 1954年《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1954年 1947年5月 内蒙古自治区 1955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区 1965年9月 西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3.特点 ①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旗(与县同级) ②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等地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4.意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