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5087

【最新原创】2014-2015学年岳麓版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1896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最新,原创,2014-2015,学年,岳麓,八年级
  • cover
八年级历史教师备课活页 学生姓名: 第 组 第 号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审阅: 评价: 课题:第19课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学习目标: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学习纲要: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2、中国出席万隆会议※学习重点:1.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是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学习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 ※温故知新我国政府的核政策是什么?(口答)(2分钟)※自主学习—不读不做(10分钟)我自学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 独立自主 的 和平外交政策,愿意与遵守 平等互利 及相互尊重 领土主权 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2.在建国的第一年里,新中国与 苏联 、印度等十七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3.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在北京就 两国在 西藏 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周恩来 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954年中国总理周恩来与印度总理、缅甸总理共同倡导了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 外交政策 的成熟。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5.1954年, 周恩来 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意义:中国政府代表首次以 五大国 之一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外交舞台。6.1955年4月,亚非 29 个 独立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 万隆 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 西方殖民主义 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7.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使会议圆满成功。 四.我的疑问※精读细 想—不熟不休(5分钟)我识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读熟并识记下来,为展示作好准备。※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5分钟)中苏建交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 大典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告指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0月2日晚9点45分,苏联副外长 葛罗米柯致电周恩来,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同日,苏联宣布断绝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0月3日,中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成为 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不思不议(15分钟)我展示通读第三遍课文,通过思考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对本小组成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展开讨论;对课文中某一感兴趣的知识点需补充课外知识的,由小组其他同学补充或邀请老师来本小组进行补充。 2.各小组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并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各国不分大小,不论社会 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主权利,必须得到尊重,各国人民应该有权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⑴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外交原则?这一原则最早由谁提出?参考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周恩来提出。⑵请说出这一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参考答案:主要内容是互相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