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5090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5972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黑龙江省,考试,答案,版含,PDF,试题
  • cover
牡丹江二中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①全册。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188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并由中央的九卿出任这一职务。州牧不仅掌管监察,还集 各州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如并州牧董卓、荆州牧刘表等。由此可知,这一改制 A.助推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 B.增强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 C.旨在消除中央和地方矛盾 D.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2.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后人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称皇帝,反封 建,大一统。革命的结果,是帝国制度取代了邦国制度,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 据此,无法得出的选项是 A.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形成了长远影响 C.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D.“大一统”政体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3.“冶俦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 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据此可见,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是 A.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 B.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盐铁官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D.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4.1887年,法国右翼势力代表人物布朗热将军试图实行军事独裁,结果被内阁免去军权。1889 年1月,布朗热企图通过欺骗宣传,以合法的形式夺取政权,结果被政府冠以阴谋颠覆国家 罪。上述史实表明法国 A.政府打击异己势力 B.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C.军事复辟彻底消失 D.代议制更符合潮流 5.对比1956、1982、1987年三个时期的党章可以清晰的知道,党章中逐渐去掉了“中国工人阶级 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的提法,着重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高二期中·历史第1页(共6页)】 9067B 这反映出 A.国家治理主体的构成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急速上升 C.改革开放推动国家政体性质的逆转 D.执政党开始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6.建国初期,政务院设工作门34个,其中政治职能部门10个,占29%;经济职能部门15个, 占44%。1954年,国务院设工作部门35个,其中政治职能部门类下降为23%,经济职能部 门类上升为60%。1986年底,国务院设工作部门72个,其中政治职能部门不到10%,其他 均为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这说明 A.部门设置体现民主集中 B.社会发展影响政府职能 C.国家部门执政效率提高 D.政府部门日益精简精干 7.陕甘宁边区政府刚刚组建时的9名政府委员中,中共元老占9人,其余3人为原陕甘边与陕 北苏区领导人;第一届民选政府委员中,中共元老1人,长征干部4人,原陕甘边与陕北苏区 领导人10人:第二届民选政府委员中,“开明绅士”9人,少数民族2人,中共干部7人;第二 届民选政府委员中,中共党员6人,非中共干部13人。这些变化表明 A.“三三制”原则最终得以 B.中共逐渐成为抗战中流砥柱 C.中共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D.民族统一战线色彩日益明显 8.《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 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 行,把持包办。”这一规定 A.改变了国统区固有的政治体制 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