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52534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543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
  • cover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1.(9分)古诗文默写,完成问题。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急湍甚箭,   。(吴均《与朱元思书》) (4)国庆期间,小明跟随父母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当他乘坐的渡船在江上行驶,看到山峦随着平原伸展而消失,他随即想到李白《渡荆门送别》也有这番景象:   ,   。 2.(8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甲】诗是王绩创作的    (体裁),【乙】文作者是南朝齐梁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甲】诗和【乙】文都是融情于景的作品:【甲】诗描写山村傍晚的秋景,在安闲的气氛中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乙】文描绘了江南秀丽的山川景色,流露出作者    的思想情感。 3.(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九石①弓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 【注释】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②左右皆试引之     (2)下列对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3)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齐宣王之“悲”在于被人蒙骗终身不知,从而告诉我们    的道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4.(12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藤野先生(节选) ①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②“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③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④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 ⑤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⑥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⑦“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⑧“可以抄一点。” ⑨“拿来我看!” ⑩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指着,向我和蔼地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