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61436

核心考点集训-九上科学第一章【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14930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考点,集训,科学,第一章,学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即H++OH—= H2O。 2.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例) 方法 步骤 现象 结论 观察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不断搅拌或振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观察溶液 的pH变化 ①测出氢氧化钠溶液pH;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或振荡,同时测定溶液的pH。 溶液的pH不断减小并最终小于7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①测量加入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溶液温度,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开始滴加稀盐酸的一段时间内,溶液温度不断升高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3.中和反应的溶液pH图象(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为例) 类型 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图象 pH的变化过程 起初溶液pH7,呈酸性;随着碱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pH7,呈碱性 起初溶液pH7,呈碱性;随着酸的加入,pH逐渐减小;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呈中性;随着酸的继续加入,溶液pH7,呈酸性 溶质成分 A点:HCl、NaCl B点:NaCl C点:NaCl、NaOH A点:NaOH、NaCl B点:NaCl C点:NaCl、HCl 4.中和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分析: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则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盐酸过量,可用以下方法判断酸是否过量。 方法 现象 结论 溶质成分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不变色 恰好完全反应 NaCl 溶液变红 盐酸过量 NaCl、HCl 使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 pH=7 恰好完全反应 NaCl pH7 盐酸过量 NaCl、HCl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盐 没有气泡产生 恰好完全反应 NaCl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NaCl、HC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较活泼的金属 没有气泡产生 恰好完全反应 NaCl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NaCl、HCl 解决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分析问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解题方法: (1)如何根据酸碱质量比判断过量问题:先根据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恰好中和时酸与碱的质量比,然后根据实验中的实际质量比判断酸与碱到底谁过量:若实际的酸碱质量比小于恰好中和时的酸碱质量比,则碱过量;若实际的酸碱质量比等于恰好中和时的酸碱质量比,则酸与碱均恰好完全反应;若实际的酸碱质量比大于恰好中和时的酸碱质量比,则酸过量。 (2)如何根据pH图像判断“酸入碱”还是“碱入酸”:若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小于7,则是“碱入酸”;若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则是“酸入碱”。 (2022 金华期中改编)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起始温度均为22℃),甲图中A、B、C、D各点溶液混合后的对应温度如乙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酸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1)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2)反应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3)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   (填离子符号); (5)下列反应中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Ⅱ.探究上述反应后盐酸是否过量 【实验设计】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