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62682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历史第一册堂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1472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甲骨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5课
  • cover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 3.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4.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鼎”“爵”等往往是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和秩序。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日益成熟.如在使用鼎的数量上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这反映了 A.冶炼技术的提高 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分封制的崩溃 5.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商代( )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6.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带兵,结果大胜。这一事件很可能记载在( ) A.竹简或木牍上 B.丝帛或麻布上 C.龟甲或兽骨上 D.青铜或宣纸上 7.某校开展了“甲骨文进校园”主题活动,老师将两个甲骨文字“人”进行组合后,形成了甲骨文字“从”。甲骨文字“从”的造字方式属于( ) 甲骨文字“人” 甲骨文字“从” A.象形 B.会意 C.指事 D.形声 8.20世纪20年代,随着史语所等学术机构对殷墟等遗址的发掘,大量甲骨文和铭文出土并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原先一度被认为是“存疑”的商朝基本被史学界确认为是曾经真实存在的王朝,许多“疑古派”历史学家也撰文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这说明( ) A.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B.实物与文献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源 C.疑古派的论断是经不住推敲的 D.《史记》中关于商朝的记载真实可靠 9.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奴隶王朝的开端】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我们在哪里发现了夏朝的这一座都城遗址?夏朝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2)谁在位时期,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文明进步与发展】 (3)这两张图片见证了哪一王朝的历史?请你说一说这两张图片的名称。 【疆域扩大与巩固】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4)上述材料体现了西周实行的哪一项制度?这一制度中诸侯对周王需要履行哪些义务?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10.“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位列其中。请结合下列图片以及介绍文字,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角度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不得照抄原文) 图一: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墓葬内随葬品极为丰富,其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1928件。墓葬中的青铜礼器组合,体现了中原文明繁盛的青铜文化。 图二: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这段完全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历史,通过考古发现揭示出一个前所未知的区域文明。遗址中出土上千件各类文物,造型奇特、制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