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62703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历史第一册堂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83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堂堂,一册,历史,学制,五四,编版
  • cover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建议。该建议的采纳和实施( ) A.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传播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确立了儒家学说正统地位 2.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 A.加强思想控制 B.推动教育发展 C.促进艺术繁荣 D.保持思想活跃 3.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 ) 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 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 4.汉武帝在全国产盐铁的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并任命当地的大盐铁商为盐官或铁官,管理煮盐、制造铁器和买卖盐铁等事务。上述措施指的是( ) A.推恩令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统一度量衡 5.“盐”在汉代被称为“国之大宝”,所谓“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下令实行盐业官营制度,由政府统一专卖并管理。汉武帝的做法( ) A.是为了促进国家工商业发展 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为国家统一集聚了物质力量 D.确保了封建国家的稳定发展 6.汉武帝继位后,一改汉朝对匈奴以往忍让求和的妥协政策,放弃“和亲”,采取强硬的攻势作战行动。这主要是因为( ) A.汉武帝雄才大略 B.汉朝国力日益强盛 C.匈奴的势力衰落 D.“和亲”有损尊严 7.使匈奴无力与西汉抗衡,基本解决边境地区匈奴袭扰问题的是( ) A.派蒙恬北击匈奴 B.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 C.派兵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D.漠北战役的胜利 8.阅读表格材料,可以比较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秦始皇 汉武帝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 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A.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B.推动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摘编自黄朴民《“大一统”之梦———秦汉政治文化的时代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2)材料一中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汉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异同点。 10.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有烦恼,而他也在不断的消除烦恼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之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汉武帝下令:“……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一种刑罚)左趾,没入其器物。”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首虏十一万余级……” ———《史记·卫青霍去病列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材料二中“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指的哪家学说?汉武帝根据这一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他采取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