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62718

第16课 三国鼎立——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历史第一册堂堂练(含答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094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鼎立,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16课
  • cover
第16课 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刘备 C.刘备和孙权 D.孙权和袁绍 2.官渡之战时,曹操能够战胜强于自己的袁绍是因为( ) A.唯才是用、战术得当 B.兵力占据绝对优势 C.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D.利用皇帝、号令天下 3.官渡之战后,营操创作《龟虽寿》:“老骐伏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诗中的“壮心”是( ) A.消灭袁绍,统一黄河流域 B.消灭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C.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政权 D.创建三国,促进民族交融 4.《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5.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 A.公元2世纪初 B.公元2世纪末 C.公元3世纪初 D.公元3世纪末 6.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7.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下列能够证明其策略正确性的是(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西晋的统一 C.东晋十六国的对峙 D.南北朝并立 8.“汉末枭雄起四方,黄巾酒处显森强。三国鼎立分天下,魏蜀东吴竞霸王。”诗中“东吴”政权的建立者是( ) A.曹丕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诸葛亮传》 (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 A : ; B: ; C: 。 (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将该战役填在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渚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 10.历史示意图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结合材料,完成问题。 “三国鼎立的形成”示意图: 根据“三国鼎立的形成”示意图写一段历史短文(提示:按照时序对图中反映的史实进行概括叙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A 解析: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唯才是用、战术得当。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的势力迅速扩大;但官渡之战时,袁绍雄踞河北四州,整体实力强于曹操,曹操能获胜主要得益于采纳谋士计策,奇袭乌巢。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官渡之战后曹操实现了对北方的统一,因此他意图在此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即曹操的“壮心”指的是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故选B项;官渡之战后,曹操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排除A项;曹操始终没有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政权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排除C项;曹操是致力于消除割据,而非创建三国,排除D项。故选: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