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67216

广东省清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联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9036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联考,答案,版含,PDF,试题
    高二级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天文爱好者于2023年1月20~21日连续两天对某恒星进行观测,观测地,点位于北半球 中纬度甲地(如下图),图中a、b、c、d为投影到天球面上的该恒星位置,2023年1月20日20时 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天顶的b处。据此完成1一3题。 1.1月21日,再次观测到该恒星位于b位置的时间是 abe d A.19时3分56秒 B.19时56分4秒 C.20时3分56秒 D.20时56分4秒 2.1月21日20时可观测到该恒星位于图中的 A.a B.b 西 甲 东 C.c D.d 3.两天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观测恒星,但恒星位置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A.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差异 B.农历纪年和公历纪年的差异 C.恒星日和太阳日周期的差异 D.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的差异 2023年4月6日,我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 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右图为我国已建成的南极科 459 135 学考察站(部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三个科考站与南极点的自转线速度关系是 A.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南极点 B.长城站>昆仑站>中山站>南极点 极 C.南极点>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 D.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极点 5.一运动物体从长城站运行至南极点过程中,其运动轨迹可能偏转的 455长城站“ 135 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 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 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图中的 A.① B.② ④ C.③ D.④ 7.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纽约(西五区)华人观看电视直播 ③ 的当地时间是 A.5月30日10时31分 B.5月29日10时31分 C.5月30日20时31分 D.5月29日20时31分 【高二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卷第1页(共8页)】 4124B高二级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结合材料可知,1月20日20时 观测该恒星位于b位置,则21日观测到该恒星仍位于b位置的时间与20日观测时间应相差23时56分4 秒,计算可得时间为19时56分4秒 2.A结合上题分析可知,1月21日19时56分4秒观测到的恒星位于b位置,结合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 东,因此观察到的恒星会自东向西运动,故1月21日20点该恒星位置应处于图中的位置 3.C结合所学可知,恒星日周期为23时56分4秒,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恒星日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 阳日为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由于恒星日和太阳日周期存在差异,因此同一时间观察到的恒星位置会不同: 观测恒星位置变化与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的差异无关;农历纪年和公历纪年与观测位置变化无关;地球自转 和地球公转方向一致,且与观侧位置变化无关 4.D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从图中看,四个考察站相比长城站的纬度最 低,自转线速度最大,自转线速度关系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南极点 5.B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地表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从长城站 向南运动到南极点,运动方向左偏,偏转方向是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