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73075

8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51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 cover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会认“瀑、布”等字,会写“照、炉”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这首诗。3.临受庐山湖 布的壮类,激发学生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认“澡 、布”等字,会写“照、炉”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爆布》,背诵这首诗。难点:感受(望庐山瀑布》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话。 今天,有一位诗人要带领我们去欣赏一处美景。(课件出示“瀑布”插图) (1)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指导看图,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2)交流识记“瀑”。 (3)这么美的瀑布在哪儿呢 (结合图片出示“庐山”) 2.理解诗题。 (1)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插图。 (2)诗人来到庐山下遥望瀑布,被这壮丽的景象打力,于是写下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3)齐读课题。 二、了解诗人,初读感知 1.了解诗人。 你知道这位带领我们欣赏庐山瀑布的诗人是谁吗 李白)你知道哪些有关李白的资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2.初读。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古诗去读读诗人所看的庐山灤布到底是怎样的。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保持端正的坐姿。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3)指生读,检查自学情况。 (4)学生齐读《望庐山瀑布》。 3.区别“庐”和“炉”。 在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听出来有两个字的字音是相同的,是哪两个字 (“炉”和“庐") 怎么区分它们 (指名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炉”与火有关,“庐”与屋子有关。 完成选字填空题。 ①()山的山脚下有一间草( )。 ②夏天到了,重庆就像一个大火( )。 4.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布 炉 烟 遥 川 学生齐读,交流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三、再读古诗,学习方法 1.一读:读准字音。 (1)指生读古诗的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根据学生诵读的情况,先让学生评价,再针对评价提出诵读的初步要求一读准字音。 (2)学生按要求朗读古诗。 2.二读:读出节奏。 (1)“日照”是太阳出来,阳光普照。照在哪呢 (抽学生回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香炉”是庐山上的一座山峰。 (2)此时的香炉峰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 (云雾缭绕) (3)带着这样的感受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指生读)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古诗的节拍和韵律。学生自主练习。 (5)诗人除了看到云雾缭绕下的香炉峰,还看到了什么 (结合图片引出古诗第二句)“遥看”是指远远地看。看什么呢 (瀑布好像挂在山川之间)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好节奏。 3.三读:读出感情。 (1)古诗的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这是诗人所看到的。诗人针对自己的所见又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呢 (学习古诗最后两句) (2)指生读,在读中悟情。 瀑布飞流而下,竟有三千尺长,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出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你想怎么读这一句 (引导学生在“飞流直下”处断句,并加快语速,读出水流之快。再读“三千尺”时放慢语速,体会水流之长) (3)出示“银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对比感知“银河”与“瀑布”,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理解此处的比喻与夸张,在此基础上读好后两句诗。 4.整体回顾。 诗人对自己所看到的庐山瀑布展开了大胆的想象,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庐山的瀑布写得如此大气:磅礴。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起来读读这首诗吧![设计意图:通过三读古诗,指导学生学会读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李白的写景诗常常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除了《望庐山瀑布》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一读的写景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读读他的另一首诗一一《望天门山》。 (课件出示) 2.结合图片以及古诗的三读法引导学生读好《望天门山》。 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好节奏;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