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83908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课件(共23张PPT)单元小结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0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5911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小结,单元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小结 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电子层结构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原理 洪特规则 构造原理 基态与激发态 原子半径 电离能 电负性 对角线规则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电子排布式 外围电子排布 电子排布图 能层 能级 轨道(电子云的伸展方向) 元素周期表 各周期元素数目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周期表中周期、族 能层n 1 2 3 4 … 符 号 K L M N … 能级 s s p s p d s p d f … 轨道数 1 1 3 1 3 5 1 3 5 7 … 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2 8 18 32 2n2 1、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②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 ③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基态原子中的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特例: 处于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p0、d0、f0)状态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Cr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Cu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2)构造原理示意图 其能量关系是:ns<(n-2)f < (n-1)d <np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化学用语 (1)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 (3)电子排布式: (4)简化电子排布式: (5)外围电子排布式: (6)电子排布图: 4.原子光谱和电子云 (1)基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 (2)激发态原子:当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变成激发态原子。 (3)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4)电子云:是指用小黑点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一种图形。离核越近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概率越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相反,离核越远处,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周期 短周期 长周期 第1周期:2 种元素 第2周期:8 种元素 第3周期:8 种元素 第4周期:18 种元素 第5周期:18 种元素 第6周期:32 种元素 第7周期:32种元素 镧57La –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锕89Ac –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 最大能层序数 (横行) 5.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每周期所含元素种数与相应能级电子最多最大容量数的关系: 周期 元素种数 各周期相应的能级 电子最大容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2 8 8 18 18 32 32 2 8 1s 2s2p 8 3s3p 18 4s3d4p 18 5s4d5p 32 6s4f5d6p 32 7s5f6d7p 族 主族: 副族: ⅠA , ⅡA , ⅢA , ⅣA ,ⅤA , ⅥA , ⅦA 第VIII 族: 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纵行个位数=价电子数 其余族族序数 == 纵行个位数(除第VIII 族和零族外) (纵行) 零族: 共七个主族 ⅠB , ⅡB , ⅢB , ⅣB ,ⅤB , ⅥB , ⅦB 共七个副族 三个纵行(8、9、10),位于Ⅶ B 与ⅠB中间 (2)周期表的分区与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的关系 分区 元素分布 外围电子排布 s区 p区 d区 ds区 f区 ⅠA族、ⅡA族 ns1~2 ⅢA族~ⅦA族、0族 ns2np1~6 (He除外) ⅢB族~ⅦB族、Ⅷ族 (n-1)d1~9 ns1~2(除钯外) ⅠB族、ⅡB族 (n-1)d10ns1~2 镧系、锕系 (n-2)f 0~14(n-1)d0~2ns2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p区 3 s区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Ⅷ ⅠB ⅡB 4 d区 ds区 5 6 7 镧系 f区 锕系 元素周期表的五个分区 (1)第一电离能: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