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86672

第二单元 数据处理与应用 单元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日期:2025-04-0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665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二,学年,必修,信息技术,高中
  • cover
第二单元 数据处理与应用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圆满结束,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科技盛会。从充满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从展现文明交流交融的“黄河之水”,到最终幻化成“冰雪五环”……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冰雪元素完美融合,闪耀冬奥舞台,写下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小明使用百度指数,以“冬奥会比赛项目”为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到大家对于比赛项目关注情况的图谱(如图),以数据可视化形式迅速展示要点信息。该图谱采用的是( ) A.词云分布图 B.网络关系图 C.雷达图 D.热力图 2.智能垃圾回收系统的“满溢提醒”功能是借助超声波传感器来获取相关数据。这种数据获取的方式属于( ) A.智能识别 B.自动采集 C.自动控制 D.人工输入 3.关于散点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呈现变量的频数分布 B.可表示两种特征间的相关关系 C.可描述变量的变化趋势 D.可直观表述出各指标的位置 4.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 )。 A.采集—分析—整理—可视化表达 B.采集—整理—可视化表达-分析 C.采集—整理—分析-可视化表达 D.采集—可视化表达—整理-分析 5.将一年级新生的资料录入到学籍管理系统中,这属于信息的( ) A.存储 B.检索 C.加工 D.输出 6.属于数字化可视化表达工具的是( ) A.演示文稿 B.平板电脑 C.电子词典 D.编程软件 7.如图展示了我国近十年的GDP。为了直观地显示GDP的变化趋势,可以使用( )进行的数据可视化。 A.柱形图 B.折线图 C.饼图 D.雷达图 8.在小区里,有的垃圾箱垃圾太多而溢出,有的却很少。做了一些研究后,小明同学整理数据,将原因与建议写成文字,准备交给物业。这属于数据处理过程中的( ) A.撰写研究报告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可视化 9.在教科书中利用Python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里,除了可以通过书中的Jupyter Notebook外,处理数据还可以通过下列( )工具实现。 A.Python IDLE B.Xmind C.网络画板 D.几何画板 10.下列适合用来采集《雷锋年谱》 图像的工具是( ) A.台式电脑 B.编程软件 C.思维导图 D.数码照相机 11.小张采集了运动会的报名数据录入到Excel文件,每位同学最多参加两个项目,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他先使用Excel软件整理数据,存储为“运动会报名.xlsx”文件后,编写Python程序完成后续处理。小张对数据进行以下整理,操作恰当的是( ) A.发现高一(1)班陈易涵有两条相同的数据,删除一条 B.发现高一(3)班张怀沙的跳高一栏空着,填入数字“1” C.发现第6行“高一(二)班”的格式与其他数据不一致,删除第6行数据 D.发现第8、9行都是高一(2)班李嘉佑的数据且都不完整,删除第8、9行数据 12.想知道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讲话重点,最有效的可视化呈现类型是( )。 A.饼图 B.词云图 C.柱形图 D.折线图 13.数据可视化的呈现类型有( ) A.探索型 B.试探型 C.逻辑型 D.布尔型 14.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是( ) A.采集—整理—可视化表达-分析 B.采集—整理—分析-可视化表达 C.采集—可视化表达—整理-分析 D.采集—分析—整理—可视化表达 15.高二年级的水平考试报名中,需要提供每位学生的数字照片一张,学校应该选择哪种信息采集工具最方便、快捷 A.数码摄像机 B.普通相机 C.数码相机 D.扫描仪 二、填空题 16.数据可视化表达的呈现方式有很多,小明把高中同学“大学所在城市”数据,生成一个词云图,根据词云图可以知道,小明同学去 城市上大学的最多。 17.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