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案之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 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 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三、教学准备 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剪纸、画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生活中有许多漂亮的装饰图案,身边的物品因为有了图案的装扮变得生动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图案之美。 探究活动一:装饰图案的历史及其分类 装饰图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性行为之一,从原始社会的彩陶就开始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传统图案、民间图案、现代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民间图案通常具有吉祥的象征含义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而现代图案则更注重对运动、流行、时尚等现代文化的表现。 欣赏一些中国的传统图案和民间图案,看看这里面有什么好的寓意? 金沙遗址出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文物———太阳神鸟金箔,据考证,它极薄,镂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是四只逆时针飞行的太阳鸟。四只三角神鸟,引颈伸腿,在外沿逆向展翅飞翔,似象牙似旋涡,像云朵像光芒,如同一幅剪纸图案和谐对称。 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但设计者确实数千年前的古蜀人。 敦煌石窟顶上的藻井图案,无论上下左右都是对称的,图案中间是———莲花 莲花师佛教里常用的纹样,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非常圣洁,象征佛语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入冬,莲花不死,来年又生发,象征不断轮回。 福寿双全的来历 蝙蝠与寿桃常用在一起组成吉祥图案。以谐音和象征的手法表示幸福、长寿都将来临,福从天降。 接下来看着四幅图案并思考:这些图案分别表现了哪些不同的内容和题材?总结得出:图案从表现题材内容上可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 探究活动二:装饰图案形式美的法则 1.对称之美 (1)学生欣赏课件图片,比较它们的异同,教师引导得出:对称的形式有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和中心对称。 (2)学生欣赏另一组图片,比较它们的异同,教师引导得出:在图案设计中,对称除了绝对对称外,还可以是相对对称。 2.均衡之美 学生通过两幅图案的比较,体会均衡和不均衡之间的差异,感受均衡所带来的稳定感和美感。 3.对比之美(和谐之美) 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图片,分析讨论:每幅作品中分别运用了哪些方面的对比?教师小结:色彩对比、大小对比、疏密对比、黑白对比、点线面的对比等等。 4.律动之美(节奏之美) (1)欣赏一段节奏的音乐,并用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圆形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2)欣赏三幅图案作品,找一找画面中的节奏和律动,再次播放音乐,请学生将音乐与之相对应的图案进行连线。 (3)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图案设计中的节奏和律动主要体现为形的重复和渐变。 5.欣赏图案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运用了哪些形式美的法则 让学生了解在图案设计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而这些基本法则又可以用一个根本法则来概括,那就是:统一与变化。 (三)探究活动三:如何运用图案形式美的法则设计创意 图案设计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画,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思考。思考自然界中常见的水滴形状运用不同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意设计,形成具有装饰趣味的图案?请学生在黑板上作图,教师点评。再看课件中的水滴装饰图案范例,并总结:规律使得简单的水滴变得好看,规律使得简单的图形变得好看。图案之美源自于视觉元素在规律下的排列和组织。图案的创造是自然与各种规律的结合与变化。 (四)学生创作实践,教师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