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章 钢的热处理 1.了解钢的热处理概念、目的、分类。 2.熟悉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方法及其应用。 3.了解热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及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过程。 学习目标 3.1 钢的热处理的的概念、目的、分类 1.钢的热处理的的概念 钢的热处理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固态钢材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从而获得预期的钢材内部组织和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方法很多,其共同点是:只改变内部组织结构,不改变表面形状与尺寸,而且都由加热、保温、冷却三阶段组成,如图3-1所示。 图3-1 热处理工艺曲线示意图 3.1 钢的热处理的的概念、目的、分类 2.钢的热处理的目的 热处理工艺,就是创造一定的外因条件(加热、保温、冷却),使金属内部组织根据其固有规律发生人们所希望的某种变化,以期满足零件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之目的。 45钢在同样的温度下,采用不同冷却速度冷却时的力学性能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当采用不同的冷却速度冷却时,将会转变为不同的组织结构,具备不同的性能。所以,冷却过程是热处理的最关键环节。 冷却方法 Rm/MPa ReL/MPa A(%) Z(%) HRC 随炉冷却 519 272 32.5 49 15~18 空气冷却 657~706 333 15~18 45~50 18~24 油中冷却 882 608 18~2 21~1 40~50 水中冷却 1078 706 7~8 4 52~60 45钢加热到840 C保温后,不同冷却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3.1 钢的热处理的的概念、目的、分类 3.钢的热处理的分类 热处理的目的,除了消除毛坯缺陷,改善工艺性能,以利于进行冷热加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显著提高力学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图3-2 钢的热处理的分类 常规 3.2 钢的整体热处理 3.2.1 退火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目的: 降低钢的硬度,细化晶粒,消除内应力,改善组织。 根据钢的成分及退火目的不同,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1)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的一种退火工艺。 (2)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3)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主要是为了去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焊接等而造成的应力和铸件内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 3.2 钢的整体热处理 3.2.2 正火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适当的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消除网状碳化物,为后续加工及球化退火、淬火等做好组织准备。 正火与退火相比,所得室温组织相同,但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要快。 因此,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组织要细小些,钢件的强度、硬度比退火高一些。同时正火与退火相比,具有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成本低等特点。 正火的主要应用范围: (1)改善切削加工性。 (2)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做好组织准备。 (3) 用于普通结构零件或某些大型非合金钢工件的最终热处理。 (4) 用于淬火返修零件,消除内应力,细化组织,以防重新淬火时产生变形和开裂。 3.2 钢的整体热处理 3.2.3 淬火 1.淬火介质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冷却介质中迅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组织,然后与适当的回火相配合,使工件获得所需的使用性能。 淬火和回火是紧密相联的两个工艺过程,是强化钢材、提高机械零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它们通常作为钢件的最终热处理。 淬火介质是指工件进行淬火冷却时所使用的介质。生产上最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油、硝盐浴、碱浴、空气等。 2. 淬火方法 (1) 单介质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