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889397

《金属加工与实训》(机工版·2018) 第7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3664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切削,35张,课件,基础知识,加工,7章
  • cover
(课件网) 第7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1.理解金属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的相关知识。 2.熟悉车刀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了解常用刀具材料及选用。 3.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常见物理现象,熟悉提高切削效益途径。 学习目标 生产准备 (市场调查,购买原材料) (铸造,锻造,焊接,冲压等) 毛坯制造 (车,铣,刨,磨,钻,镗等) 机械加工 (组装,部装,总装) 装配调试 产品定型 切削加工是指利用刀具切除被加工零件多余材料的方法,经切削加工后的零件能获得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基本的加工方法。 第7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第7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7.1 金属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要素 1.主运动 7.1.1 切削运动 车削运动与切削表面 切削运动指切削加工时,切削工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运动。它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它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任何切削过程必须有一个,也只有一个主运动。主运动的速度以Vc表示。 7.1.1 切削运动 2、进给运动 在切削加工中为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保持切削连续进行,而附加的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进给运动。进给运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进给运动的速度用进给量f或进给速度Vf表示。 在切削加工中,工件上产生三个不断变化的表面: (1)待加工表面:加工时即将切除的工件表面; (2)已加工表面:已被切去多余金属而形成的工件新表面; (3)过渡表面:工件上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并且是切削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表面。 7.1.2 切削表面 7.1.2 切削表面 典型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与切削表面。 典型切削加工的切削运动与切削表面 车削 b)铣削 c)刨削 d)钻削 e)磨削 1—主运动 2—进给运动 3—待加工表面 4—加工表面 5—已加工表面 7.1.3 切削用量要素 在切削加工中切削速度vC 、进给量f(或进给速度vf)和背吃刀量ap (切削深度)总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见下图。 切削用量 7.1.3 切削用量要素 1.切削速度vC 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若主运动为工件旋转运动,切削速度为其最大的线速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 vC———切削速度,(m/min); dw ———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 ———工件的转速,(r/min)。 若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如刨削、插削,则以其平均速度为切削速度,其公式为: 式中 L———工件或刀具作往复直线运动的行程长度(mm); n———工件或刀具每分钟往复的次数。 7.1.3 切削用量要素 2.进给量 f (或进给速度vf) 在主运动每转一周或每一行程时,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量,单位是mm/r(用于车削、镗削等)或mm/行程(用于刨削、磨削等)。进给量表示进给运动的速度。 3. 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   指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rn。车削圆柱时: 式中 dw———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dm———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直径,(mm)。 7.2 刀具的基本知识 切削刀具种类繁多,构造各异。其中较典型、较简单的是车刀,其它刀具的切削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以车刀为基本形态演变而来,如下图所示。 下面以外圆车刀为例介绍刀具几何形状。 7.2.1 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普通外圆车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刀体用于切削,刀柄用于装夹。刀具切削部分一般由三个面、两个切削刃和一个刀尖组成。 1. 三个面 前面(前刀面)Aγ: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称为刀具的前面。 后面(主后刀面)Aα:刀具上与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称为刀具的后面。 副后面(副后刀面)A α:刀具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称为刀具的副后面。 2.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