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萧红的《呼兰河传》在当时的文坛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萧红以呼兰河村庄为一个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这一历史环境下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刻画出呼兰河人们的心理弊病,由此揭露国民的劣根性,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盲目、愚昧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以及她对民族命运与民族前途深切的担忧与恐惧。 教学价值 1.阅读《呼兰河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丰富其精神世界。 2.储备积累更多知识。阅读完《呼兰河传》后,孩子们更能关注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能从人物描写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句子,以及人物的典型事例等方面,更多面地认识书中人物,感悟人物性格。并且,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在看待事物上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也渴望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 3.勾连课内速读的阅读策略和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的方法,教结构-用结构,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设计理念 一、理念依据: 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来还原真实的阅读感受,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积累速读、概括等多种阅读策略, 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一定的思辨性,对人物或现象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看法。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完成识字写字的学习、进入自主阅读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小学生使用的主要阅读方法是精读法,但是,这样单一的方法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阅读效率降低,不适用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整本书阅读,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设计,重心下移,渗透速读和复述等多种阅读策略。并且在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是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给长篇小说写梗概,语文园地六也要求学生掌握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同学们学过的《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都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这两篇选文都是以儿童化的视角和语言进行叙述的,读起来更具有童真童趣,更具吸引力。所以想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萧红笔下的故乡———呼兰河,了解她的童年和故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速读的阅读策略和概括文章内容的主要方法,学生能够加快阅读速度,概括每个章节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赏析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赏析人物形象。(重点) 2.体会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难点) 教学案例 导读阶段 明晰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一、谈话导入,了解学情 同学们好,上课前我们先来回顾两篇文章,同学们还记得《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吗 同学们记得这连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 是啊,这两篇课文的作者都是萧红,并且都是选自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走进整本书的阅读,感受更深层次的美。这本书的名字是———《呼兰河传》。 二、回顾速读策略,走进作者 (一)回顾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的阅读方法 1.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不要逐字地读,更不要回读,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句意思。 2.带着问题读。 3.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增加对作者或者书中人物的了解。 (二)速读作者生平简介,走进作者 (三)小组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