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898071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教学课件(共22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120726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2023-2024,纲要,中外,必修,2019
  • cover
(课件网) 辽宋夏金元(916—1368年) ,上承隋唐,下启明清 [时空坐标]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防弊之政———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 (一)背景 1. 960年,北宋建立。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和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 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巩固统治。 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阅读材料,思考君臣讨论何弊?何解? (二)措施 权 钱 兵 中央派文官出任知州 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将地方精锐编入禁军 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拱卫京师,镇守地方 1. 收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宋初军队约38万人,其中禁军约为22万人(禁军一半部署在京师,一半分散到外地驻扎),同时推行“更戍法”,使禁军驻地经常变动。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路 州 四个 路级机构 四监司 监控各州 知州 通判 相互 牵制 中央 2. 分权——— 从中央到地方,分散机构权力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中央:二府三司制(相权一分为三) 地方:各级分权制衡 (二)措施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知识链接 禁军: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杯酒释兵权 禁军归属“三衙”,即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长官为武将,负责平时禁军的统领和训练。枢密院长官通常任用文官,对禁军有权发令调遣,但不参与日常管理。 每有战事发生,枢密院秉承皇帝意旨调动军队,而统兵将领则临时委派其他官员担任,战毕兵归三衙,将还本职 。 进一步分化军权 (二)措施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3. 崇文抑武———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太祖遗训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献捷于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北宋)尹洙 崇 文 ①重用文官(担任知州、枢密院长官等)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抑 武 ①剥夺高级将领兵权(杯酒释兵权) ②分散军权(禁军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③实行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三)特点: 1. 收权→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 分权→分割权力,相互制约; 3. 崇文抑武→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二)措施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 ———范祖禹《范太史集》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散。 ———《朱子语类》 夫当仁宗四十二年,号为本朝至平极盛之世也,而财用始大乏,天下之论扰扰,皆以财为虑矣。 ———叶适《应诏条奏财总论》 结合教材与史料,概括宋初措施的影响。 积极 消极 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②逐渐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四)影响 一、防弊之政: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统治危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受了、赏罚行政一并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问题:辽、夏、金的建立 二、统治危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一)边防压力 3、盛世唐朝(民族关系)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 养兵养官 岁币岁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