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00074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时作业(含解析4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259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国际,打包,4份,解析,作业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基础夯实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有学者指出:“欧洲协调体制是自拿破仑战争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建立起来的,实际也是一种势力均衡。但自1871年后,这种体制已不如从前那样明确,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是欧洲在19世纪建立起来的‘均势’被打破的结果。”据此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B.帝国主义各国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突然发生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这表明德国外长主张(  ) A.实现德意志的统一 B.限制扩军备战 C.恢复欧洲政治版图 D.重新瓜分世界 3.德皇威廉二世掌权后,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大力扩充海军军备,建造无畏舰。英国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时任海军大臣丘吉尔宣称:“德国每造一艘军舰,英国就将建造两艘,军备竞赛就此展开。”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德国军事实力逐渐超过英国 B.德英两国利益矛盾尖锐 C.英德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动荡 D.英国海军实力出现下降 知识点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4.一战期间妇女开汽车、驾驶运输机、渡伤员;一战后裤子成为可以接受的妇女服装,裙角骤然上升,束身衣和裙撑也永远消失。以上材料说明当时(  ) A.妇女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B.欧洲的性别文化发生改变 C.妇女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D.战争影响女性家庭地位 5.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战役一结束,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就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英法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 B.战略主动权已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C.俄军在东线发起主动进攻 D.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难境地 知识点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6.1919年有一幅漫画刊登在了《每日先驱报》上,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将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里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 A.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B.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 D.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成立的国际组织———国联。有关该阶段的国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创了运用国际会议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B.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地 C.“全体一致”原则使国联不能有效的制裁侵略行为 D.国际联盟被美、苏控制,不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 8.1919年巴黎和会上《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德国在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和属地由国联委任“先进国”进行统治,委任制运作由国际联盟的一个常设委员会监督。这种委任制(  ) A.是国联名义伪装下变相的殖民主义 B.打破了欧洲各国间的力量均衡 C.有效地维护了殖民地人民的利益 D.体现了国联的“集体安全”原则 能力提升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023·山西吕梁高一统考]英国学者罗素曾指出一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关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的这一言论(  ) A.体现了民族主义是一战持续的重要诱因 B.反映了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C.表明德国和俄国矛盾是一战的主要矛盾 D.旨在强调列强矛盾难以调和 2.[2023·贵州贵阳高一联考]19世纪末,德国出现了“德国人已经看够别人分食那个甜包子”的舆论,外交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