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01368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4264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高一
    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1卷 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2023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因停电而熄灭,一分半钟之后,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美国本土东部地区,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遭遇同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完成下面1-2小题。 1.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增强 D.太阳辐射减弱 2.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迷失方向 C.指南针失灵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烃源岩是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油气与排出油气的岩石。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人员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大量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早期的烃源岩。2023年3月14日,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测试产油成功,该井垂直深度达8937.77米,是目前亚洲陆上最深的千吨井。完成下面3-4小题。 3.“深地一号”顺北84斜井井底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 4.材料中塔里木盆地发现的烃源岩形成时期 A.为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形成 C.哺乳动物大量出现 D.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 2023年4月,喀什再现沙尘暴天气,大气污染严重。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削弱作用 B.地面反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保温作用 6.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7.出现沙尘暴天气,会使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我国东北地区分布有野生蓝莓,果实品质优但产量低。当地农民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种植在大兴安岭的山谷、洼地。在极端天气下,当地可能会出现超低温,农民经常人工堆雪以防蓝莓冻害。完成下面8-9小题。 8.下列关于当地农民采用堆雪覆盖蓝莓方式防止蓝莓冻害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堆雪覆盖,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堆雪覆盖,增强地面辐射 C.堆雪覆盖,减少地表热量散失 D.积雪消融释放热量,可以维持大气温度 9.人们发现,与半山坡的野生蓝莓相比,山谷种植的蓝莓夜间更易受到冻害,其原因可能是 A.半山坡地面辐射强,温度高 B.夜晚刮山风,山坡冷空气下沉在谷底集聚 C.冬季夜晚盛行谷风,使山坡温度升高 D.半山坡的野生蓝莓长势旺盛,植株高大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A. B. C. D. 11.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提高室内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 13.据图可知 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下图示意的某理想海域洋流分布,图中甲、乙、丙为三支洋流。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洋流是由乙、丙两支洋流汇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