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05941

(核心素养目标)7.1 促进民族团结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151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核心,素养,目标,促进,民族,团结
  • cover
课题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时 1 第几课时 1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九年级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教学内容分析 《促进民族团结》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两目组成: 第一目介绍了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民族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第二目通过事实描述,阐述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所采取的各种举措,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最终引导学生在身心言行上坚定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成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自信中国人。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知识层面看,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有关我国国情的知识,有了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从个人能力看,大多数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辩证分析能力。总体上看,九年级学生对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习俗有所了解,但对国家的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对如何处理民族关系、树立怎样的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认识不够。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理解党对少数民族的方针、政策,培养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增强爱国之情,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2.道德修养:理解民族平等政策的内涵和表现,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思想。 3.法治观念:懂得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 4.责任意识: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难点:民族团结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推广普通话 思考并回答:国家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倡导人人都要学习普通话?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普通话对个人、国家的意义。 讲授新课 一、我国民族概括 1.展示中国地图 提问: 根据地图,请你回答: (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我国各民族在地理上的分布格局有什么特点? (3)你认为在我国,各民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4)据你所知,我们国家为了民族团结统一做了哪些举措? 2.展示图文: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方针 3.展示我国民族概括的笔记 提问:在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怎么样的民族关系? 二、巩固民族团结 1.展示92页的相关链接 2.提问: (1)有人说推广普通话,导致民族方言逐渐消失,因此不能推广普通话。 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2)除了推广普通话,我国还在哪些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3.展示图文: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 (1) (2) (3) 4.提问:国家为什么要通过这些举措来发展民族地区 5.提问:有人认为国家负责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人民只用享福就好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