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07672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483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辽宁省,试卷,地理,考试,期中,学期
  • cover
地理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时,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 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 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登山家曼弗瑞德计划于 2022 年 6 月 11 日前后攀登北美第一高峰阿拉斯加的麦金利山, 为此他提前预 定相关机票从我国香港出发到达该州首府安克雷奇(西九区)。下图为曼弗瑞德此次登机牌信息示意图,图 中时间均为当地的区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曼弗瑞德所乘飞机需在中转机场耽搁 90 分钟, 则飞机空中飞行时间是( ) A. 11 小时 55 分 B. 12 小时 05 分 C. 13 小时 15 分 D. 13 小时 25 分 2. 曼弗瑞德到达安克雷奇时,地球上进入 5 月 18 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 ) A. 等于 1/15 B. 多于 1/15,小于 1/12 C. 等于 1/12 D. 多于 1/12 下图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位置示意及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 1 页/共 8 页 3. 6 月,两条大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地下水 4. 鄂毕河甲河段 A. 冬季封冻断流 B. 水能资源丰富 C. 河水含沙量大 D. 春季凌汛明显 5. 与叶尼塞河相比,鄂毕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A. 降水季节变化小 B. 气温年较差小 C. 沼泽洼地面积大 D. 植被覆盖率高 丹霞地貌指的是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岩层经地壳抬升、流水切割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它在我国广泛分 布,但相对集中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峰柱 ”是其形成初期的典型特征之一,但我国湖南郴州 丹霞却是一种“非典型 ”丹霞地貌, “峰柱 ”较少,和现存典型丹霞地貌特征不太相符。下图为我国三大 丹霞地貌分布区地理环境要素对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湖南郴州丹霞“较少峰柱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位于季风气候区, 流水的切割作用微弱 B. 郴州丹霞形成初期, 没有形成“峰柱 ”景观 C. 地壳抬升慢,“峰柱 ”后期被流水侵蚀夷平 D. 郴州丹霞形成后期,人类活动的破坏所致 第 2 页/共 8 页 7. 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丹霞地貌成因或特点的是 A. 东南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弱,以深切峡谷为主 B. 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剧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C. 西北地区以风化作用为主,以干旱谷地为主 D.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其内力作用在逐渐减弱 8. 影响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丹霞地貌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有 ①降水②气温 ③土壤④地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构建和谐社会,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村镇建设是促进村镇绿色、集约、高效 发展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 是村镇建设的自然基础(包括 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对村镇建设活动的支撑能力。供需耦合是资源环境供给和需求耦合,若供需 耦合随时间变化平稳,则反映了该时段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度比较好。下图为村镇建设与村 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演进关系图(T1~T4 为村镇建设的不同时间节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村镇建设各阶段中,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严重失调的是( ) A. T1~T2 B. T2~T3 C. T3~T4 D. T2~T4 10. 上题所述阶段, 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失调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村镇建设速度加快、强度加大 B. 自然条件差,资源枯竭 C. 自然灾害严重 D. 气候变暖,生态退化 11. 由图可知, 村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