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13848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声讨暴行的檄文(自学)》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6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七年级,美术,下册,声讨暴行的檄文(自学),教学设计
  • cover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也是初中美术教科书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课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些美术语言,对造型、色彩、构图等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这都成为学习本课的良好基础。但他们对逼真的艺术形象更易接受和理解,而对非写实的作品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这样的打破传统象征性很强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象征性很强的美术作品《格尔尼卡》,对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会有很好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他们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美术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因此引导学生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深度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课 时:1课时 教学重点:   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义愤填膺之情,称之为“声讨暴行的檄文”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并能创作一幅“立体派”风格的作品。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引导法、讨论法、评述法。 教学准备:视频、教材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格尔尼卡》请同学说第一印象。 凌乱,不喜欢,不明所以等。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现有的审美标准来对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记住作品给我们的第一视觉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抱着婴儿的女人,马头,牛,跳楼的人,灯,还有死去的人等。 想不想更了解这幅作品?弄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新授: 1,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了解作品?(同桌交流) 作者,创作背景,创作轨迹、创作意图,哪种创作手法,内容,里面包涵什么寓意,中心思想,想表达什么情感等 逐一来共同寻找答案; 作者是谁? 西班牙,毕加索,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 创作背景? 1937年4月26 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事件。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填膺,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3)设想一下小镇热闹的景象,及被轰炸程废墟的样子?能否描述下想象中的场景?谈谈感受 (4)创作轨迹? 先后画了25幅草图,约第六稿时才初步确定构图。 对这幅画还有什么了解? 分析作品内容,画面物体各自象征什么?(小组讨论) ①牛头代表了什么?   ②马的嘶鸣象征着什么?   ③画面上方高悬的灯泡象征着什么?   ④手持煤油灯的女人象征着什么?   ⑤你能找到画面中哭泣的母亲吗? 能否描述人物状态?   ⑥地上的战士是什么样的? ⑧右下方奔跑的人是如何表现的? ⑦从楼上跳下的人会发出怎样的喊声? (让学生找出画面中的形象,感受毕加索画面中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 4,思考画面构图、色彩?哪些表现手法? 5,立体主义, 6,思想和内涵 7,讨论后请学生小组合作上台模仿《格尔尼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