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2203

【2015宁波一模】浙江省宁波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质量分析报告(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6102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考试,试卷,word,分析报告,质量,试题
  • cover
2015年宁波市高三历史学科第一次统测质量分析报告 从总体情况看,历史试题能紧扣《浙江省学科 指导意见》的要求,题目较新颖,原创题较多,试题材料形式多样、灵活性大、信息量多,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全市平均分为 62.87,难度系数是0.63,考生的发挥总体是正常和平稳的。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题在考查知识点的分布和分值占比来 看,具有一定的全面性。试题兼顾所学模块的比例,具体分值分配为:必修一占分为34 分,必修二为30分,必修三为28 分、战争与和平为6分,选择题第14题跨度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分配比较合理。总体来看从具体考查的知识点跨度来看,视野较广。 2.本次试题突出注重对高考新增加部分的考查 。如26题第二题“改土归流”、“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28题中关于“英国二战后的经济政策”的命题,能紧扣 《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新增加部分知识复习。 3.本次试题在考查知识的要 求上突出学科性。试题突出了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和“细节性”的特点,注重论从史出。如试题运用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而且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有文字、表格、地图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史料来考查学生论从史出、史料结合的学科能力。 4.本次试题在考查的立意上注重思想性, 关注对考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以史为鉴的教育功能。如第28题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开拓国际视野。 5.当然,试题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整卷太过强调基础性的识记类的知识,建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能力的考查. 二、阅卷情况分析(以下数据均不包括余姚中学) (一)选择题 1.选择题命题分析 注重材料信息获取,如第1、11通过 材料考查历史概念,第4、5、6、8、10、12、13、16、21题、运用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进一步理解历史发展中突出的历史史实。又如第7、9、20、24、25运用表格、地图、图片考查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 注重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基础性的识记类的知识较多。如第1、4、7、8、10、11、12、13、14、23、25题。 2.选择题得分情况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1.69 0.8 1.55 1.17 1.69 1.33 0.87 1.67 0.96 1.01 0.46 1.35 1.74 得分率 84.59 39.85 77.31 58.49 84.32 66.33 43.54 83.58 48.15 50.46 23.15 67.34 86.90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0.40 1.77 1.51 1.86 1.85 1.50 1.54 1.72 0.99 1.32 0.48 1.88 得分率 19.93 88.65 75.46 93.08 92.71 75.18 76.85 86.07 49.72 66.24 23.99 94 (二)非选择题答题分析 第26题(1) (胡雪连) 总分,4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 0分,66人。(16人因为空白而0分,50人回答了但未得分。) 平均分:2、633(比如答南方、西方,东越、南越也给分。措施只要写了“实行郡县制也给1分。)难度:0.66 存在问题: (1)表述:至少有8位同学将“岭南”写成了“南岭”;部分同学区域回答的是:赵(国)、楚(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这种情况不给分。 (2)部分同学答题格式不规范、不完整,答案没有序号化。 (3)读题能力差,2张地图比较,很多同学写北方的较多,措施也跟着错了。 (4)基础知识没弄清楚,如认为匈奴当时已经属于秦朝统治;西南夷写成“东南夷“。写措施的时候知识混淆,如写行省制、宣政院、理藩院的。 26(2) (宋文娟) (1)评分情况: 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3.7分,难度0.46。 (2)失分点: 第一小问的“原因”大多数只写到土司层面,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写到中央层面. 第二小问的“基本原则”只有一小部分能写全或写 到3点,大多数学生只能写出“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也有小部分学生0分,要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