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23173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件(共41张PPT)高二历史(统编版选必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0173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版选,统编,历史,高二,41张
  • cover
(课件网) 1 我是干啥滴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经济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1.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厘清时空脉络,形成宏观历史视野,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查阅历史文献,认识古代手工业工具的分类、改进和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3.通过研习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等途径,了解古代农业工具的变化,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4.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5.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不同劳作方式的特点及概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时间轴 时空史观 石器时代 金(铜)石并用时代 铁器时代 2 “利其器”—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 “利其器” —农业工具的变化 生产力 三要素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主要标志 劳动者最 活跃因素 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给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大量劳动实践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唯物史观 ◎胤禛耕织图册·收刈页(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耕作工具 (1)石制工具(非金属时代): ①特点: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 ②制作方法: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③制作过程:要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 一、 “利其器” —农业工具的变化 青铜器西亚、北非出现,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2)青铜农具(金石并用时代): 一、 “利其器” —农业工具的变化 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①特点: ②起源: ◎布币 商周时期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史纲上】 ③耕作工具: 此时期青铜器属于奢侈品,用作礼器、兵器,代表权力和秩序 1.耕作工具 (3)铁制农具(铁器时代): ◎灌钢法 一、 “利其器” —农业工具的变化 ①出现、传播:BC15—BC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治铁技术,并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② 中国 战国:铁器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汉代:犁壁发明,牛耕不断推广普及 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唐:江东出现曲辕犁 1.耕作工具 时空观念———梳理中国古代铁犁牛耕的发展变化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 (2)汉朝: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唐朝: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技术的成熟。【史纲上】 ◎二牛三人(汉代耦犁) ◎一牛一人 ◎魏晋·二牛耕地画像砖 思考1:请根据下列文物,结合P19-20及【历史纵横】,提取恰当的信息。 请结合所学,指出这些工具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聚焦】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木、石、铜、铁等。 石器制作方法从打击为主(旧)发展为打磨结合(新)。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人类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锄耕、犁耕,中国战国时期铁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