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26876

山西省大同市汇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4504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大同市,汇林,名校,2023-2024,学年
    大同市云冈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正确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②打坝淤地③开垦荒地④发展水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植树种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①正确。打坝淤地可以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将土壤留在当地,减弱水土流失的危害,②正确。开垦荒地会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③错误。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水热条件不适合喜温好湿的水稻的生长,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 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下图为“渭河平原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渭河平原土壤肥沃,其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地质构造、构造地貌,据图渭河平原所处的岩块断裂下陷,河流从高处带来泥沙在此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其成因为流水的堆积作用,B正确,故选B。 3.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福”字的书写就融入了我国各地风俗文化、环境特色等元素,你认为右图中的“福”字表示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 ) A. 维吾尔族 B. 傣族 C. 藏族 D. 回族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图中的福字中包含了孔雀舞和山水风景,应为云南,孔雀舞是傣族的特色的传统舞蹈,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 下列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图中,A、B两点所表示的实际距离最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图幅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图中AB的图上距离相同,则比例尺越小,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读图可知,甲、乙两图比例尺相同,且甲、乙比例尺大于丙、丁两图比例尺,AB错;丙、丁相比而言,丙图的比例尺更小,相同的图示距离代表的实际距离最长,C正确,D错,故选C。 【点睛】 气象学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季的开始。读气象意义上的全国最新季节分布示意图(2020年5月12日),完成下面小题。 5.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说明我国( ) A. 纬度跨度大 B. 地形复杂多样 C. 海陆差异显著 D. 干湿状况差异大 6. 此时,A地仍处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高 B. 纬度高 C. 距海远 D. 寒潮影响 【答案】5. A 6. A 【解析】 【5题详解】 我国纬度跨度大,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热量条件较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热量条件较差,所以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A正确;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错;海陆差异显著是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海陆差异以及干湿状况的差异均不能解释三季并存,CD错;故选A。 【6题详解】 A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仍处于冬季,A正确;青藏高原纬度并不高,受北方寒潮的影响小,BD错;新疆地区距离海洋更远,但目前处于春季,所以并不是距海远导致,C错;故选A。 【点睛】地形对气温的影响:①地势高,气温低;②地势较高,有利于冷空气的积聚;③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④山间河谷盆地,地势相对较低,多下沉气流,气温较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