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28574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522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
  • cover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5.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 型 新授课 时间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瓜分中国狂潮。2.内容解析三块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具有递进关系,《马关条约》的签订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瓜分中国狂潮则是甲午中日战争引发的后果,甲午中日战争是瓜分中国狂潮的起因。 本课前承两次鸦片战争,后启变法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列强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这也正为戊戌变法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等概况和史实;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识读图片、《甲午风云》视频资料的播放,使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感悟历史,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加强情感教育; (3)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扩展,个性较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积极思维应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敢想、敢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流程 具体内容 教学随笔 情境导入目标展示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丘逢甲的一首诗《春愁》和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2)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及所要表达的思想。(3)师生共同探究这两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朗读这两首诗,教师引出本节课题《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设计意图:由这两首诗作为本课的导入,让学生体会、感受作者对祖国领土丧失的悲愤心情和盼望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愿望,探究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目标展示: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3. 比较《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针对课标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要做到有的方矢。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 自主学习提纲: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2.邓世昌的英勇事迹?3.《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师生活动: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战争爆发的基本要素,教师引导学生对战争的基本情况进行把握。通过图片、史料的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是有准备、有预谋的,从而认清日本的侵略本性。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甲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