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1823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66912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考试,答案,版无,扫描,试题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金秋如画,启新之旅:向师而行,携友相伴,智蒸为帆,勒奋作桨。青春飞扬,理想从这 里起航。相信同学们能打好基础,接受热战。请大家认真答题,老师期待你的精彩呈现! 一、积累(2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6分) 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亲物美不胜收。驱随作者的脚步,让我们一起领略自然之美。在朱 自清笔下,我们看到了朗润的山、明垢的水,听到了紫花妆叶间乌儿宛转的歌声,也嗅到了在 润湿的空气里yun niang()()的各种花香。在老舍文中,我们欣赏到了澄()清的河 水和清亮的天空组成的蓝水晶般的画面。在刘湛秋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雨的静谧()、 动情,产生了悠远的情恩。 (1)①yun niar()() ②澄()消③静谧()(4分) (2)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背”是动词) 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背”和“是”均为名词) C.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碧绿”“光滑”“高大”“紫 红”都是形容词) 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本句写得生动,是因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下面是小乐同学在学习“人声鼎沸”这个成语时搜集的资料。大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鼎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县。许慎在《说文解学》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 宝希也。” 脱算录昴鼎采鼎 编以 【七年级语文试题 扫码使用 Q夸克扫描王 鼎最早只是烹饪器具,后被视为传国重器,成为国家口权力的象征,如口定鼎、问鼎中 原等。因此,“鼎”字也被赋予“尊贵”“盛大”等引申义。鼎又是旌(jg,表扬)功记绩 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 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 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钢巨鼎一世纪宝鼎。 A.“鼎”的甲骨文、金文像一个大腹、有足、两耳的器物之形。 B.语段口中分别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和冒号(:) C,“鼎”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言九鼎”即“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 能起很大作用:“鼎鼎大名”中“鼎鼎”则是“尊贵”的意思。 D.漫步枣乡夜市,枣切糕、马蹄烧饼、杨盘炒面等,美食小吃香味诱人,文创玩具琳琅满 目,灯牌鳞次栉比,摊位人声鼎沸。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职称为“左迁”,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叫“迁客”。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中的“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令 堂”是尊称自己的父亲,“家君”“家母”是谦称自已的母亲。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孟子》《大学》《中 庸》合称为“四书”。 5.小乐同学对所学古诗词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7分,每空1分) 古诗中的情景交融 (1)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归纳发现: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衰落、颍败的悲凉氛围。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归纳发现:“杨花”“子规”两个特殊的意象,不仅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令,还烘托出 的 氛围,寄寓了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3) 一·(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归纳发现: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突出边塞夜晚的荒寒苦寂。 (4)“ 一,以观沧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