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219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665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牡丹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郡县制的推行 C.刺史制的建立 D.科举制的建立 2.隋唐时期,三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后下发。政事堂的设立( ) A.提高了工作效率 B.有效制约了皇权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取消了三省分工 3.有学者表示:在英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妥协不仅是解决政治冲突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也是改变政治制度的方式。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光荣革命”取得胜利 B.国王签署《大宪章》 C.责任内阁制建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4.在西欧中世纪,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这说明封君与封臣( ) A.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 B.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 C.都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D.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5.如图是国民党通过的某个文件中的部分内容。该文件应是( ) 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三、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 四、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付托于国民政府,总会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训政纲领》 C.《中华民国宪法》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6.1943年,淮北根据地在工作总结中指出:7个县的参议会议员共458位,从阶级成分上看,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人17人,其他39人。参议会的成立( ) A.移植了西方的议会民主 B.调动了农民的参政议政积极性 C.适应了抗日战争的需要 D.集聚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7.史书上记载,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规定,“每方差大甲头二人,以本方上户充”,与官吏同清丈田地。这反映出方田均税法( ) A.利于地主与官员的制衡 B.主要为了实现富国强兵 C.遭到顽固势力激烈反对 D.不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8.晚清政府先后颁布《商人通例》、《公司律》、《奖励公司章程》等相关法规,还以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企业。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A.清政府致力于全面改革 B.“重农抑商”政策开始被放弃 C.清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 D.民族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9.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都有监察机构和官职,属于唐朝的是( ) A.“中台(御史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 B.“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C.谏官“往往分行御史之职” D.“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10.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包括( )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②政治中立,工作隐名 ③职务常任,论功晋升 ④忠诚政党,终身任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但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喜怒,至于社会共和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官吏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实证( ) A.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 B.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C.《临时约法》的弊端 D.近代公务员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