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38410

青岛版六上6.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967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青岛,课件,教学设计,整体,单元,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 内容要求: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业要求:能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并说明运算过程,能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内容 本单元共安排了4个信息窗。教材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线索, 第一个信息窗是“天坛、故宫、长城”,呈现了天坛、故宫的占地面积,长城的全长等相关信息,借助问题“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引入一般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借助问题。“长城中人工墙体和山险墙体共长多少千米”,引入对整数运算律推广的学习。      第二个信息窗是“秦兵马俑”,呈现了最早发现的三个兵马俑坑的有关信息,借助问题“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学习。 第三个信息窗是“北京人”与现代人的有关信息,借助问题“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和“‘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两种之间的关系)的学习。 第四个信息窗是“颐和园、布达拉宫、莫高窟”,呈现了北京颐和园、西藏布达拉宫和敦煌莫高窟的占地面积、长度、宽度等丰富的信息,借助问题“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学习;借助“布达拉宫南北长多少米”和“敦煌莫高窟最大石窟的高为多少米”这两个问题,引入对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两种量之间的关系)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本单元还介绍了中国的一些世界遗产,如故宫、莫高窟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四)本单元教材思维导图: ( 信息窗1 天坛 故宫 长城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2号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法问题(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长城中人工墙体和山险墙共长多少千米? 分数简便运算 一般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现代成年女子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北京人”平均脑容量是多少毫升? 信息窗2 秦兵马俑 颐和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信息窗3 北京人 信息窗4 颐和园 布达拉宫 莫高窟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布达拉宫南北长多少米? 敦煌莫高窟最大石窟的高为多少米?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 二、单元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让学生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技巧。 2、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实例和情境,让学生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