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941225

16 朱德的扁担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78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朱德,扁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 课题 16.朱德的扁担 主备人 课时 2 辅备人 【课标要求】 一、课标内容要求 1.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 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2.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二、学业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 2.愿意为他人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 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分析】 一、明确教材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主题是“革命先辈”。课文《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二、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词语,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本单元的课文有鲜明的主题教育意义,讲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对于主题教育意义的把握,不能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要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 第二,可以适当补充必要的背景资料,但要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把握好适切度,切忌补充太多、太深。 第三,要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理解的困难。如,利用前后学习内容的关联,帮助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形成一定的认知;借助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了解故事内容。 【学情分析】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在读课题和随文学习时识记。在初读课文后,通过归类识记,进行重点指导。应根据字形特点,归类指导书写,引导学生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 2.《朱德的扁担》讲述的是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章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于细微处见精神,语言简洁平实,娓娓道来,既展现了一位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形象,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较多,先集中识记,再随文复现强化。 【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基础性目标:我能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2.挑战性目标: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难点) 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错题集锦】 学生“学” (“六学”: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 教师“导” ( “三导”:目标导航,路径导引,问题导学) 灾难(nàn) 难过、为难、难忘(nán) “早上还是晴空万里,不料午后下起了暴雨。” 导学 1.我能认识“朱、德”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难”,会写“扁、担”等8个字,会写“扁担、同志”等10个词语。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并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遇到不认识的字,主动向他人请教。 2.愿意为他人朗读,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用语气、语调和节奏表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自学 1.识字。 (1)读课题,识记“朱德、扁担”。 (2)读词,认读生字。 ①毛泽东、朱德 观察两位革命领袖的照片,读名字。 ②同志、队伍、敌人、打仗 ○认读词语。 ○读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朱德同志带领一支队伍与敌人打仗。” ③山高路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