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45326

第3课《风雨吟》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15张PPT)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27302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3课,风雨吟,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 风雨吟 芦 荻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由于生活阅历、人生际遇、性格志趣的不同,面对风雨,人们的感受就不同。孟浩然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来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张志和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来表达报国杀敌的愿望。现代诗人芦荻面对风雨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风雨吟》一探究竟。 导入新课 1、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内容。 3、把握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学习目标 芦荻(1912-1994),现代诗人,生于广东南海,原名陈培迪。 6岁入乡塾,10岁曾把《诗经》中的一册全背诵。求学期间喜读中外名家作品,尤其喜爱新诗。抗战爆发后,以诗歌为武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解放后积极参加新中国的建设。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作者简介 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写下了《风雨吟》这首诗。 背景链接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 朗读停顿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风、雨、大地、郊原、房舍。 整体把握 诗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整体把握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紧扣题目,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 这两句表面写景,极言暴风骤雨的翻天覆地之势,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合作探究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何表达效果? “卷”和“奔”把风雨的动态写出来,突出风的呼啸奔腾,雨的滂沱而下,展示了一种磅礴的、席卷一切的气势。 “卷”和“奔”体现了强大的自然力,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合作探究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偶、比喻。 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从侧面表现了风雨的威力之大。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这两句表现了年轻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大地”遭受“风雨”侵袭象征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主 旨 这首诗,用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年轻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1)意象具有象征性。 (2)画面感强。 写作特色 再 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