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情境八 装配式建筑构造 任务一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 任务二 装配式建筑节点构造 任务二 装配式建筑节点构造 预制混凝土构件深化设计是以机械设计的思维,在满足建筑、结构、水暖电等 各专业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构件生产、施工、运输等要求,将建(构)筑物 拆分为墙板、楼板、梁、楼梯等各类构件,完成构件详图绘制和材料清单。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在原有传统建筑设计专业基础之上增加了预制构件深 化设计环节,预制构件设计是传统建造方式向建筑工业化进行变革的重要一环, 是搭接传统设计与工厂生产、装配施工的桥梁和纽带,深化设计流程如图示。 预 制 构 件 深 化 设 计 流 程 预制剪力墙拆分设计是根据建筑工业化的节点,综合考虑工厂设备能力、道路 和车辆的运输能力、塔吊的起吊能力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工业化拆分。 工艺设计的平面图,以结构图拆分图为准,进行深化设计。 拆分深化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核对施工图:对建筑、结构的平面图进行核对,确认建筑、结构专业的平 面图是一致的,没有表达不清或表达错误的地方。 绘制工艺底图。以建筑、结构施工图为基础,保留与预制剪力墙相关的内 容,形成工艺底图。 绘制构件俯视图。结合建筑结构施工图,在底图上编制预制构件的俯视图。 俯视图要表达出预制剪力墙的位置和长宽尺寸,灌浆套筒的精确位置等信息,并制 作成块。最后对所有的预制剪力墙进行编号。 在平面图上添加相关节点、图例和技术说明等信息。 1、预制剪力墙及相关构件水平方向的钢筋连接,在装配式拆分设计的时候, 需要留出现浇区域,这些现浇区域一般选在配筋相对复杂,钢筋比较密集的暗柱 部分,如下图示。故结构施工图中的暗柱是预制剪力墙拆分的重要依据。 预 制 剪 力 墙 水 平 连 接 节 点 2、剪力墙纵向钢筋连接主要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竖向拆分选在结构楼面处, 同时留出部分现浇区域,主要是为了搭接楼板的底筋和面筋,如下图所示。 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节点 I 预制剪力墙竖向连接节点 II 1、常见的外墙挂板尺寸为160mm厚预制夹芯保温外墙挂板,由60mm(外 页板)+50mm(保温层)+50mm(内页板)组成;内、外叶墙板的厚度均不宜 小于50mm,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宜小于30mm,且不宜大于120mm,其保温材料 为挤塑聚苯板(简称XPS),XPS上下两端及门窗洞四周采用混凝土封边。 2、外墙挂板为了更好的解决防水与防护问题,上下需要做企口,且在阳角 处为美化外观需要封边。 3、为增加外墙挂板与现浇混凝土连接抗剪强度应在连接筋弯折处开抗剪键。 上下企口 和 阳角处封边处理 外墙挂板连接筋大样 和 剪力键大样 4、外墙挂板连接节点表示外墙挂板与梁、楼板等其他构件连接的方式,比 较常见的几种连接节点举例如下:外墙挂板与梁连接节点;与带楼板的梁连接节 点;与空调板连接节点;与叠合阳台板连接节点等。 与梁连接节点 与带楼板的梁连接节点 与空调板连接节点 与叠合阳台板连接节点 1、预制楼板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数化原则。应尽量减少构件类型,提 高构件标准化程度,充分考虑生产便利性、可行性以及成品保护的安全性。拆分 的主要原则为:安全、实用、经济及模数化。 普通叠合楼板的拆分要求为:叠合板的预制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 的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楼板的搭接方向,单向板沿支座短边搭接,双向 板四面搭接;搭接范围10-15mm;一个开间在满足其它条件下,宜拆为一块楼 板,减少拼缝,且卫生间不应出现干拼缝。 阳台板及空调板设计拆分要求为:阳台板及空调板的外形尺寸皆由施工图确 定。阳台板分为全预制阳台板和叠合阳台板。阳台板为悬挑板时,悬挑长度不宜 超过1.5米。空调板一般设计为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