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87张PPT。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一)从衣、食、住、行看生活巨变导入1(二)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导言 以上这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数据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走进新时代》还是《好日子》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生活发生可喜变化的一种歌颂。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要感谢一个人-邓小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一、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原因: 开端: 意义:“左”倾错误的继续(即“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肯定了……打破了……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打倒“四人帮” 11976年10月,人们欢庆文革的结束。1 1977年2月7日,华 国锋公开提出坚持 “ 两 个凡是 ” 的方针。华国锋思考:“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形成错误的根源是什么?有何影响?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根源:个人崇拜,教条主义,违背实事求是。 影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 1 1978年我国思想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根本目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确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平反冤假错案 D、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D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知识延伸 你知道左派,右派,左倾,右倾各是什么意思吗? “左派”一般是指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 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右派”则指政治上保守、反动的一派。在我国特指反对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分子。 “左倾”一般指分不清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在革命斗争中表现急躁盲动的;“右倾”则指思想保守,向反动势力妥协或投降的。一、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北京)1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 全会上讲话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1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教材P118) 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你对此有何看法?1 遵义会议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妥善处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案提示:1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注意时期的遵义会议”。 1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二、改革开放的措施(二)经济领域的改革(一)1课堂设问 请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参考答案 原因: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随着生产发展,弊端越来越明显,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实质:改革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2)内容①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1984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 1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说过:“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