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54706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732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时,“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器上),论政宽猛,否定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秘密法。下列主张与子产做法相吻合的是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2.西汉初,刘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置以为三老。县乡三老并不是县廷属吏,没有禄秩,只是享受免服徭役的优待,与县令、丞、尉共同教化百姓。汉初三老的设置旨在 A.扩大统治基础 B.实现地方自治 C.推动儒学普及 D.加强基层治理 3.表1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政权颁布的部分律令内容。这体现出当时 表1 政权 律令内容 曹魏 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 西晋 子不孝父母,子弃市 北魏 居三年之丧而冒哀求仕,五岁刑 A.北方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完成 B.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开始融入法典 C.凸显出严刑峻法治国理念盛行 D.法律、礼教并用成为重要统治手段 4.“一条鞭法”施行后,里甲不再催征赋税,而是由居民把税粮、徭役折算成白银后,直接交给县衙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已被卷入世界市场 B.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明朝地方治理效率提高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动摇 5.自古以来,我国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域外宾客的机构。图1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图1 A.①大鸿胪②礼部③理藩院 B.①大鸿胪②理藩院③礼部 C.①鸿胪寺②宣政院③礼部 D.①鸿胪寺②大鸿胪③宣政院 6.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湘军统师曾国藩出任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要职两江总督,此后数十年间,两江总督基本都被湘军势力把持。直到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才设法让两江地区脱离湘军势力。据此可知,清末新政 A.使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B.缓和了社会矛盾 C.试图挽救统治危机 D.强化了中央集权 7.1879年,薛福成在谈到中国税则问题时提出:“外人而挠我自主之权,不可也。中国整饬厘金之弊,严杜中饱,俾商民乐业,可也。……又曰,若于他国之主权、征税、人民、内治有所防害,则不行。”这反映出晚清有志之士 A.认识到外贸入超局面的危害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商业贸易平等自主观念增强 D.政治变革心理潜滋暗长 8.表2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若干政策、命令》。这些措施 表2 时间 政策 1938年11月 边区行政委员会发出《征收救国公粮暂行条例》和《边区军用粮票使用办法》两个通告,号召边区各级政府及群众团体,为征集16万石救国公粮,保证军粮,坚持持久战而斗争。 1939年1月 恢复征收田房契税。 1939年2月 发布禁粮出境通令。 A.延续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基本政策 B.增强了民众生产积极性 C.适应了抗战相持阶段的斗争需要 D.禁绝了边区与外部的贸易往来 9.新中国成立之初,革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娼妓、鸦片、赌博等社会恶习。采取措施树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平等互助、艰苦创业的社会新风尚。这些措施 A.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营造了建设新中国的良好氛围 D.彻底废除了封建残余思想流毒 10.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之外,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