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3504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课件(26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354647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有一支军队,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是近乎奇迹。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毛泽东朱德 中央 邓小平等左右江 徐向前 鄂豫皖 海陆丰 彭德怀等 湘鄂赣 王首道等 湘赣 方志敏闽浙赣 贺龙等 湘鄂西、湘鄂边、洪湖 川陕 井冈山 从1928年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红军全盛时发展到30万人。由于红军势力的增强和根据地的壮大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 1.战略转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内容讲解 背景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 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一次 1930年底 10万 4万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第五次 毛泽东 胜利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游击战、运动战) 失败 战略转移 分散兵力,冒险进攻,保守防御 博古 李德 8万 50万 1933.9 周恩来 朱德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背景 (1)直接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中央负责人博古 军事顾问李德 “左”的错误:就是不合实际的,夸大自身实力,急进的,冒险的错误。 对比前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你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作用是什么? 一、红军长征的背景 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至四次 1930年 至1933年 敌 我 10万 4万 毛泽东 20万 3万 30万 3万 50万 7万 周恩来、朱德 第五次 1933年10月至 1934年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进攻冒险,防御保守 胜利 失败 此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关系? 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其实就宣布加入共产国际,为其下属的一个支部,自愿听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金一南《苦难与辉煌》 总部与支部,领导与被领导 中国共产党并不能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为什么红军的领导人从毛泽东换成了博古和李德呢?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 2、开始时间、出发地: 湘西 遵义 冲破四道封锁线减员5万人 (1)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3)毛泽东提议进军贵州、强渡乌江、 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2)左倾领导人还想去湘西; 湘江之战 强渡乌江 瑞金 湘 江 山 东 河 北 河 南 安 徽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江 西 湖 南 云 南 四 川 贵 州 广 西 广 东 湖 北 西 康 山 西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陕 甘 宁 中 央 赣南 闽西 湘赣 闽浙赣 湘鄂赣 鄂豫皖 川 陕 鄂 豫 陕 湘鄂川黔 3 二、战略转移(长征) 4、经过: : (1)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第一道封锁线: 东南起于安远、信丰,西北迄止赣州、南康、大余间,以桃江为天然屏障。 第二道封锁线: 设在韶关的仁化县。。 第三道封锁线: 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湖南境内良田到宜章之间; 第四道封锁线:湘江 挫败了敌人歼灭红军于湘江以 东的阴谋,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影响: 渡过湘江 瑞金 湘 江 山 东 河 北 河 南 安 徽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江 西 湖 南 云 南 四 川 贵 州 广 西 广 东 湖 北 西 康 山 西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陕 甘 宁 中 央 赣南 闽西 湘赣 闽浙赣 湘鄂赣 鄂豫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