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4385

四川省合江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831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四川省,期中,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合江县2023年秋期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过程性监测 九年级 语文评分意见 8、C 9、A 10、B 17、A 18、A 19、D 1.刺绣的历史与发展,刺绣的绣法,刺绣的种类,刺绣走向世界(刺绣与世界的融合)(4分) 2.举例子,(1分)举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绝伦的刺绣残片为例,(1分)真实有力地说明了汉代刺绣已经开始展露艺术之美,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分) 3.“据《尚书》记载”表明“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这一事实,出处准确权威,增强了可信度,体现了说明语言想准确严谨。(3分) 4.① “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②“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③我妈”边做家务边学会了五笔打字。④“我妈”学会用微信文字祝福和表情包。(4分) 5.采用了插叙。(1分)补充交代了母亲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和年轻时艰难的工作经历,(1分)与后文母亲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形成对比,(1分)突出了母亲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强化了文章中心主旨。(1分) 6.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学的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1分)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夸赞(1分) 7.标题引人兴趣,设置悬念(1分)。“一生都在成长”是指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表现了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1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乐观面对生活的敬佩与赞美之情(1分),标题与文章结尾的中心主旨相呼应,使得结构更为完整(1分) 11(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叙述已经很详尽了,(4分) (2)希望我居住在这厅堂,登上这座亭子的时候,没有玷污它的名声 (4分) 12.诗歌的最后两句采用了移情于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描写了雨后山城百花落尽、榕叶满庭、莺鸟乱啼的景象,(1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2分) 13.从诗歌第一句可以看出本诗抒发了诗人政治失意、仕途不顺的郁闷(2分);羁旅无归的怀乡之情。(2分) 14.(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3分) 16.①从受施恩“好酒好肉管顾”,帮施恩从蒋门神手中“复夺了快活林”可见,武松有恩必报、侠肝义胆。(2分)②从他“再回孟州城里去”杀蒋门神等人可见,武松有仇必复、疾恶如仇。 (2分) 20.综合性学习。(8分) (1)①“10月25日”不够具体,可改为“10月25日上午10点”。(2分)②“请您务必按时到会”语言不得体,应改为"敬请到时出席"(2分) (2)如:阿姨:祝贺您家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我们知道了您的感人事迹,对您全家非常敬佩,想请您为我们做一次报告,您看行吗?(4分)合江县2023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过程性监测 九年级 语文 (本卷满分: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来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统一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63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3题(10分) 中国刺绣,针尖上的千年国粹 ①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上,刺绣和蚕丝不仅是珍贵的货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了瓷器之外中华文明的又一张名片。 ②我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举世闻名。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