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68287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利辛县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93471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11月,答案,图片,试题,语文
  • cover
益于外交官生涯的见识,黄遵宪尝试将一些新器物如来福枪、望远镜等写进诗歌。从梁启极呼 呼“诗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提出“文学改良”,这些主张都推动着诗歌从面向山林转变为面向 社会,从士大夫的文学转变为平民的文学。 20世纪30年代,艾青、何其芳等诗人的创作,不仅为诗歌引入新事物,而且带来了新的表 述方式。与古典诗词相似,这套新诗表述方式也会随着写作的积累而固化。直至改革开放后特 别是近年来,诗歌向新的生活与经验敞开,气象才又为之一新。 可以说,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新诗,都在寻求和建构自身的美学风格和修锌范式,也都 需要不断突破成规,获得新的创造性力量。诗歌的历史是人类语言和人类精神的历史,它们都 处在不断创造、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9.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上涌动的“诗词热”是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学习需求的具体表现。 B新时代以来,古典诗词和现代新诗的发展共同造就了当代诗坛繁荣景象。 C黄遵宪和梁启超等人的主张推动了诗歌从士大夫文学向平民文学的转变。 D.古典诗词将汉语之美推上顶峰,为现代新诗创作提供了完美的修辞范式。 10.当代诗词怎样才能经典化?请根据材料一,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11.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2.结合上述材料,给今天的诗词创作者们提几条建议。(6分) 【三】(16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 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 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 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公(指欧阳修)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 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 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佳木秀而繁阴 秀: (2)宴酣之乐 酣 (3)故即其所以然 故: (4)名之以见其实 名: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 1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 16.[甲][乙]两个文段同时都写到了欧阳修的两种“乐”。请加以概括。(4分) 三、写作(55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行涸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 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 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 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摘自冰心《谈生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 章;(3)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测第4页(共4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