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76818

天津市津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944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天津市,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学期
  • cover
天津市津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第Ⅰ卷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拆散(chāi) 祷告(dǎo) 贮蓄(zhù) 咄咄逼人(duò) B.收敛(liǎn) 纠纷(jiū) 黄晕(yùn) 恍然大悟(huǎng) C.姊妹(zǐ) 莅临(wèi) 应和(hè) 人迹罕至(hǎn) D.云霄(xiāo) 霎时(chà) 酝酿(niàng) 诲人不倦(huì) 2.(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_____,少一些乏味的字眼,应该多一些昂扬的_____,少一些忧伤的音符,应该多一些亮丽的_____,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A.环节 音律 光彩 B.细节 音律 光彩 C.细节 旋律 色彩 D.环节 旋律 色彩 3.(2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新荷”戏剧社创立于2012年,是一个立足校园、传播高雅文化艺术的社团组织。②戏剧社以话剧、歌舞剧等演出形式,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③戏剧社凭借富有特色的社团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是我校最大的一个艺术社团。 A.① B.② C.③ D.④ 4.(2分)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 B.我们问美术老师:“是不常见的东西难画呢?还是常见的东西难画?” C.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D.我们再会面的时候,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皱纹。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C.《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D.《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6.(3分)下面对《观沧海》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B.“水何澹澹”是静态,“山岛竦峙”是动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树木丛生”至“洪波涌起”由静态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惊人的力量。 D.此诗借景抒情,诗人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7.(4分)阅读《秋天的怀念》,回答问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