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走进花果山--《9加几》 【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做好数学推理的铺垫 师:老师课前了解到咱班的同学口算能力特别强,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挑战?(读出算式,起立抢答)10+1= 10+2= 10+3= 10+4= 10+8= 师:你们怎么算的这么快呀?生:10+几就是十几? 师:是这样吗?试试看10+6= 10+5= 10+9= 10+7= 师:看来10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有准确。【思考】10加几的加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起点,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10加几等于十几这种方法又准又快的优越性,为学生应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做好铺垫和准备,同时感受“十”这一计数单位在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师:光明小学运动会结束后,老师表扬获胜的运动员,我们一起来看,赛跑比赛中获胜的同学登上赛跑光荣榜,投沙包比赛获胜的同学他们登上投沙包光荣榜。(板贴光荣榜)仔细观察这两个光荣榜,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赛跑有9人获胜,投沙包有6人获胜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人?生: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谁能列出算式?生:9+6=15师:板书:9+6=15?(2)师:老师还没讲,我们同学就会计算,真是太厉害了,那是不是等于15呢?需要同学们来验证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生1:一个一个地数师:这个方法简单,还有吗?生2:我想用接着数的方法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还有吗?生3:我想用移一移,找我们的好朋友10。 师:我们同学真厉害,想到这么多方法,那我们就用小棒来表示同学,用你的方法来摆一摆,算一算9+6是否等于15.要求:学生先自己思考摆小棒,同桌俩都完成了再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汇报交流,明确算法 师: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生:数一数师:你先摆了几根,(9根)表示谁?(赛跑获胜的同学);然后呢?(我又摆了6根表示投沙包的同学)生1:1.2.3.4.5.6.7.8.9.10.11.12.13.14.15师:最后验证了9+6是不是=15?生:是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是接着数的,我先摆9根,再摆6根,接着数10.11.12.13.14.15.师:接着数,这是一个好方法。师:还有吗?生3:我也是先摆9根,再摆6根,从6里面移一根和9凑成10,,10+5=15。 追问:为什么移动1根?移动两根行吗?生:不行,9+1=10,9+2不等于10 师:也就是我们先想:9+()=10(板书)然后再分:把6分成1和5(板书)继续追问: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生:10是我们的好朋友,10+几=十几。师:对啊,我们先算:9+1=10,再算10+5=15 (板书) 师:我们利用课件来课件来梳理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我们先想:9+()=10,然后再分,把6分出一根与9凑成10,最后先算9+1=10,再算10+5=15.(边想边说边记录) 师:像这样先把一个数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凑十法实际上就是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来计算,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优化算法 师:孩子们真棒,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9+6=15,那凑十法与数一数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凑十法,因为10是我们的好朋友生:凑十法,数一数太慢了。【思考】设计10人光荣榜,通过观察赛跑光荣榜9人,联想到移动一人到赛跑光荣榜就有10人,找到好朋友了。用小棒来建模,通过摆小棒展示了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凑十”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直观操作—交流方法—抽象数字符号表示凑十计算”的过程,帮助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