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78913

3.4.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课件(共33张PPT) 苏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31124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4.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在学习初中化学时,我们曾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将物质分为 物质。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你知道如何区分它们吗? 【温故知新】 P110 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难溶不是不溶。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10 易溶 可溶 1 微溶 0.01 难溶 S /g 实验操作: 1.将少量PbI2(难溶于水)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50mL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 2.取上层清液少量加入试管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振荡。 【实验探究】 P111 现象:观察到有黄色沉淀(AgI)生成。 同理:AgCl溶解度很小,为1.5×10-4g,但并不是绝对不溶,也有极少量的溶解。 AgCl(s) Ag+(aq)+Cl-(aq) t 时间 υ溶解 υ沉淀 沉淀溶解平衡 速率 一定温度下,当溶解速率与沉淀速率相等时,形成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一、沉淀溶解平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沉淀溶解平衡具有什么特征?(独立思考,自主回答。) 2.特征: 逆 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平衡一种,符合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 可逆的过程 动 动态平衡 等 沉淀和溶解速率相等 定 沉淀的质量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变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 [练习]写出碳酸钡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3、表示方法: [思考]若写成BaCO3=Ba2++CO32-,表示意义与上面的有何不同? 前者表示沉淀溶解平衡,后者表示电离 AgCl(s) Ag+(aq) + Cl—(aq) 标明聚集状态 BaCO3(s) Ba2+ (aq) + CO32- (aq) 改 变 的 条 件 移 动 的 方 向 度 浓 度温 平衡右移 平衡左移 平衡右移(一般) 以下述反应为例分析: 加水 加AgNO3溶液 加HCl溶液 升温 平衡左移 AgCl(s) Ag+(aq) + Cl—(aq) 4.影响因素 (1)内因: 沉淀本身的性质 (2)外因: 温度、浓度 a、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b、同是难溶物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c、易溶物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a、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P111【拓展视野】溶洞的形成 + CO2+H2O 2HCO3- CaCO3 + CO2+H2O Ca2+ +2HCO3- CaCO3 (S) Ca2+ + CO32- 二、溶度积(常数)Ksp Ksp(AgCl)=c(Ag+)·c(Cl-) 1.表达式 AgCl(s) Ag+(aq) + Cl—(aq) 练习3、写出BaSO4和Fe(OH)3的溶度积的表达式。 Ksp (AnBm)= cn(Am+) · cm(Bn-) 对于: 则有: Ksp (BaSO4)= c(Ba2+) · c(SO42-) Ksp [Fe(OH)3]= c(Fe 3+) · c3(OH -) AnBm(s) nAm+(aq) + mBn-(aq) 2.影响因素: [注意] 溶度积与沉淀的量无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温度 3.意义: 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Ksp只与温度有关 难溶物 Ksp 溶解度/g AgCl 1.8×10-10 1.5×10-4 AgBr 5.4×10-13 8.4×10-6 AgI 8.5×10-17 2.1×10-7 BaSO4 1.1×10-10 2.4×10-4 Fe(OH)3 2.6×10-39 3.0×10-9 CaCO3 5.0×10-9 7.1×10-4 表3-15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25℃) [思考]分析下表,可得出什么结论? 4、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相同类型(如AmBn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越难溶。 如: Ksp(AgCl)>Ksp(AgBr)>Ksp(AgI) 溶解度:AgCl>AgBr>AgI 【学以致用】 P112 已知碳酸钙难溶于水。 CaCO3 (s) Ca2+(aq) + CO3 2- (aq) Ksp(CaCO3 )== c(Ca2+)·c(CO3 2-) 否;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 1、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2、碳酸钙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3、在常温下,将少量碳酸钙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碳酸钙固体存在。此时溶解过程是否停止?说明理由。 4、若将碳酸钙分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