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说课 1.教材结构分析 3.学情分析 2.课程标准与学习目标 4.四基三点 5.重难点突破 6.教法学法 7.教学流程 8.评价设计 1. 教材结构分析 (1)本章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的重点教学内容,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起始阶段。 (2)本章是继“开启化学之门”后具体地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角度系统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 、制法的开始;学习最基本的化学概念的开始。从宏观用途到微观反应;由反应原理到实际操作,难度和要求逐步提高和具体化,为今后学习单质化合物知识打下基础,是引领学生真正地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 1. 教材结构分析 (3)本节《性质活泼的氧气》是典型的物质制取课,也是学生初次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新物质,初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实验课。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与前面初中常见仪器的操作、氧气的性质等知识相链接,也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化学必须处理好的重点内容之一。 (4)从近几年我省中考化学题可以看出,对本节的考查主要考气体的制取和检验。考查形式以探究题和选择题为主,分值为4分左右。 2.(1)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性实验,逐步学会利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2)学习目标:能说出高锰酸钾制取 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检 验,验满,放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3.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化学这门学科不久,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知道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独立的实验基本操作,但对于物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如何将单个的实验操作有机地结合、连贯起来并制取出具体的物质还没有系统认识。所以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知识 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验满等 基本技能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装置的连接、仪器的洗涤和气体的收集 基本活动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师演示 基本方法 实验探究法、提问交流、展示释疑 4.四基三点 5.重难点分析 重点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难点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易混点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突破方法:先从原理入手,自主思 考选择实验装置,再通过教师演示 实验,学生观察现象,理清实验步 骤,交流讨论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最后结合当堂达标进行练习,从而 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本节课采用了阅读、实验演示、互动式教学、质疑释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6.教法学法 7. 教学过程 环节1 激趣导课,解读目标 游戏———体现氧气的重要性——— 提问———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2 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共有几种,请写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和氧气的性质,想一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设计意图: 1.通过自学对基础知识先学 2.从氧气的物理性质思考、认识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制法的关系。 3.结合学后评价,进行分号抢答,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