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0877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平邑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144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山东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表1为古籍中对禅让制的不同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史料内容 来源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祥。孝之方,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 《唐虞之道》,编著于战国中后期,是儒家论述禅让制度较为完整的文献 “昔免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免于平阳,取之帝位。” 古本《竹书纪年》于西晋年间盗掘战国时期魏袅王的 蒸菲中发现出土。记录了从夏代至魏裹王二十年的历史 A.神话传说不具有史料价值 B.文献记载必须与文物考古相互印证 C.时代愈近历史叙述愈客观 D. 立场和目的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记载 2.从西周时起,“中国”就是中华各族先民心中的权力中心,是政权合法性的来源地。“中国”一词 虽然没有成为某一民族或某一政权所独有的专有名词,但是各民族都可以自称“中国”,所以才 会有宋人的“中国”、契丹的“中国”、西夏的“中国”和金人的“中国”等各个民族的“中国”。这意 味着“中国”称谓( ) A.源自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B.是当时民族交融的产物 C.增强多元一体民族意识 D.加强了中华民族认同感 3.西汉晚期的小冰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气候恶劣,自然灾害不断。在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措施过程 中,负有监察职责的刺史职权逐渐扩大,渗透到地方行政权、司法权乃至军事权。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东汉末地方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 B.地方监察机构演化变异必然趋势 C.气候因素导致东汉王朝走向灭亡 D.地方政府治理灾害能力不断增强 4.贞观初年,太宗签署了中书省起草的关于征点十八岁以下男丁为兵的敕文,下发到门下省。当时担任给事中的魏征,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命令最终无效。这表明唐朝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B. 中枢机制的正常运行 C. 促使行政决策民主化 D.皇帝的独尊地位削弱 5.图1为唐中后期到北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税收数量折线图。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实物税到货币税转变 B. 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C.封建经济的逐渐衰退 D. 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较为健全,监察官员的管理制度尤为严格。如宋代仅御史每月至少必须奏事一次,叫做“月课”,如果上任以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被认为是不称职,要被罢黜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这一规定旨在( ) A.提升监察制度效能 B.限制监察官员权力 C.完善官吏监督体制 D.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7.图2为南宋至明清时期状元籍贯分布图。这反映( ) A.地理环境决定人才分布 B.北方人口数量日益下降 C.政治中心出现区域转移 D.经济水平影响教育程度 8.表2为清代纠纷调解的部分论述。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基层社会( ) 出处 论述 安徽黔县《叶氏祖训家风》 族内偶有争端,必先凭劝谕处理,毋得速兴词讼 湖北获溪《章氏家乘》 凡同族争闹不能和解,当先遍告族长,族长代为剖析曲直 江西南昌魏氏《宗式】 一家之中,父兄治之; 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A.家族宗法自治的特征显著 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管控力度 C.确保了基层社会平安稳定 D.主要依靠儒学道德教化功能 9.表3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演变表。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时间 政权建设 1931年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5年 瓦窑堡会议决议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