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1881

五年级下册3.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53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简介 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了解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帝制、复兴中华的革命斗争,在交流学习中渗透学习历史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融入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革命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时代背景。 2.通过查阅资料,活动体验,寻找孙中山的革命足迹,探究人们对孙中山 的纪念方式, 3.感受孙中山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本单元共六课,选取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内容,向学生展现了中华儿女百年追梦之路,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之途。本课为本单元第二课,内容主要介绍了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帝制、复兴中华的革命斗争,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融入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勇往直前,不屈不挠革命精神。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且因为年代久远,与学生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较强。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外知识,也具备一定查找资料的能力。对于孙中山先生,学生们都比较熟悉,对中国的近代历史也颇感兴趣,愿意去进一步探究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脚步和革命精神,了解革命先行者们为推翻帝制所做的努力。有喜爱历史的学生对本课内容已有一定初步概念,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还是会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理清思路,进行学习探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方式,寻找孙中山的革命足迹。 难点:感受孙中山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 2.微视频制作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直至《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一块块被割让的国土……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呢?这节课我们便来探究。 2.揭示课题: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师:看到课题,你能理解吗 何为帝制?何为民族觉醒 帝制,就是君主制政体,以一人终身担任国家元首,并且国家元首通过家族世袭等方式进行更替的政体形式。中国自秦始皇时期起,形成了一整套由皇帝制度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沿用两千余年。 师: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制,也就是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3.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P52—57,说一说第八课有那几部分内容? 预设:革命先驱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主共和渐入人心 学法小结:通览教材,梳理主要内容后,我们对这一课的结构就清晰明了了。三个话题分别呈现了关键历史人物、关键事件、事件影响这三方面的内容。 4.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关键历史人物:革命先驱孙中山。 【设计意图】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直奔主题,使得导入自然,富有针对性。 活动二、寻找孙中山的革命足迹 (一)认识孙中山 1.(出示图片)阅读《立志救国》故事。 2.说一说:孙中山先生给你怎样的印象? 预设:爱国、勇于改革创新…… (二)走进孙中山 师:1894年,在历史上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同年,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