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5476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322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鸡西市鸡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 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 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1912年3月,袁世凯提名唐绍仪为内阁总理,组成了第一届内阁。唐绍仪强调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副署。袁世凯则不经过内阁副署发布王芝详为南方军宣慰使的命令,唐绍仪及其同盟会的四个阁员被迫辞职。上述现象表明( ) 责任内阁制度受到英国政治的影响 B.唐绍仪为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 C.袁世凯的独裁行径破坏了宪政体制 D.同盟会成制衡袁世凯的重要力量 3.1940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这一措施的贯彻( ) A.意在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旨在调动民众参政积极性 C.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公元前457年后,第三和第四等级公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资格。于是,雅典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做是为了( )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 B.扩大雅典妇女权利 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 D.缓和城邦阶级矛盾 5.1990年至200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等共230多次,其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召开74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提出的重大书面意见、建议200多项,均得到中央及政府的重视并被不同程度地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体现出我国( ) A.协商民主的有效性 B.政治协商成为根本政治制度 C.开始实践多党合作 D.政协代行了人大的部分职能 6.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7.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只有年满21岁的男子才可以参加文官考试。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考试成为选拔官员主要方式 B.文官制度取代了科举制 C.男尊女卑不平等的现象消失 D.选官更加趋于公平开放 8.随着政党政治的崛起,政府选官日益任人唯党,任人唯亲,根本不论才干和品格,大批无德无能之辈充斥官场,政府官员质量严重下降,名声极坏,被时人称作“冒险家”“无能力的人或无赖”,从而造成了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这可用于说明( ) A.政党分肥制度的危害 B.文官制度确立的可能性 C.私人庇护制度的弊端 D.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9.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体现了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C.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D.保证了文官群体的素质 10.隋文帝取代北周之后,打破了以门第和军功为主的选官标准,采取了通过才能选拔青年才俊参与新政权管理的制度。隋文帝的改革( ) A.结束了士族参政的机会 B.不利于儒家思想的巩固 C.促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