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89430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618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期中,答案,试题,历史,检测
  • cover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孔子:“道老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商君书》中《赏刑》有记载“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起居、饮食所歌谣者也”;汉武帝重用儒生,怛又实行“穷民犯法:酷吏击断”。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视以德治国理念B.法治得到民众普遍拥护 C.注重礼乐教化功能D.在治国策略中德法并用 2.古代中国驿道系统机构的统称为邮驿,包括邮、亭、驿、传、置。图一为汉代敦煌邮驿设置分布情况,这 A.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B.促进了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 C.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解决了少数民族侵扰的边患危机 3.元光元年(前134年),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举孝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之制。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形成 A.适应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B.提升朝廷百官的文化素质 C.推动社会阶层的广泛流动D.强化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4.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之多。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两税法取代租庸调B.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5.如图所示,反映的主题是 A.科举与社会流动B.察举与加强集权 C.察举与社会流动D.科举与公平公正 6.明朝时期,朝廷规定都察院监察御史“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并要求御史必从进士及监生中有学识并通达治体者选任。由此可知,明朝旨在 A.提升社会道德修养B.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C.完善地方行政制度D.提高官员选拔标准 7.明后期为克服地方都、布、按三司分权过甚,无法应付处理地方突发或重大事件的缺陷.中央陆续向各地派遣巡抚、总督.将一地之行政、监察、军务诸政集中于督抚身上,使其成为统驭三司的地方最高官员。这一措施 A.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度B.保证了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C.体现了行政效率的提高D.打破了山川形便为惯例的划分 8.朝贡制度在明代达到顶峰。万历《大明会典》用了整整五卷的篇幅来谈朝贡,分别是东南夷(上)、东南夷(下)、北狄、东北夷、西戎(上)、西戎(下)等。由此可见 A.明朝朝贡的范围主要是在少数民族地区B.朝贡体现了明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C.明朝的朝贡制度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D.明朝朝贡的目的主要是经济文化的交往 9.下表为北洋政府在文官考试制度建设上做了一些调整,其公布的法令如下,由此可知, 表1 1917年 《司法官考试今》 1919年 《修正司法官考试令各条》《文官高等考试法》《文官普通考试法》《文官高等 考试法施行细则》《文官普通考试法实行细则》 1920年 《征收官任用条例》《电报电话局长任用规则》 A.文官选拔趋于公平性B.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特点 C.文官选拔程序更完善D。保证了官僚队伍高效廉洁 1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