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90234

【作文指导】从目中无题到紧扣主题(素材)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0次 大小:16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作文,指导,目中,无题,紧扣,主题
  • cover
【考场真题】 毕业升学,是你人生走过的一个“驿站”。回首三年来的初中语文生活———仿写汉字、诵读经典、真情写作、激昂演讲、编演戏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置身其中的你享受着、成长着! 请选取你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原作展示】 心底常有墨香来 进入初中这几年,语文活动开展过很多,有演讲比赛,也有朗读活动,有默写大赛,也有作文评比,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师带领我们在古诗词的海洋里徜徉的情景。大家手执书卷,仿佛漫步在历史的长廊里,慢慢进入了美丽的佳境······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窗外,细雨绵绵,梧桐落叶,纷纷扬扬,风骤起,吹皱一池秋水,一位身着素雅罗裳的女子,凭窗独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曾做过与夫君白头偕老的梦,终化作寂寞相思,衷肠难解;曾希望稍有安顿,更哪堪子身一人,愁重如山;国破家亡,有道是“欲语泪先流”。李清照,从你晶莹的眼泪中,我看到那“沉醉不知归路”的生活向往,折服于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勇气。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远处传来放荡不羁的吟诵声。只见一人身着一袭青袍,头戴一顶黑冠,飘逸洒脱。胸藏万壑凭吞吐,饮浊酒一杯,笔墨一挥,盛世大唐的景象便在眼前。但面对奢靡浮华,他只吟得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愿奴颜婢膝的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长袖一挥,愤然离去,哪怕前路困难重重,依然高挂云帆,直济沧海。李白,你真是一朵遗世独立的青莲。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茫茫的大漠中,面对长烟、落日和孤城,他不禁长叹一声。回想当年,西夏大举侵略宋朝,国难当头,他自请重任,防守危城。四年了,风吼马啸、天寒霜重的边塞生活没有动摇他;壮志难酬,恋乡思亲的悲凉没有击垮他,他只是为他的君主,为天下黎民担忧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唉!西贼何时可退?范仲淹,你拳拳为民之心,苍天可表! 典雅的诗词,只是他们的剪影,但它剪出勇敢,剪出执着,剪出忧国之思,氤氲在我心间。翻动书页,顿觉墨香更浓。 【失误诊断】 如果不考虑材料的要求,独立地看这篇考场作文,你不会想到这是一篇失误文。读过此文,语言之美让人口齿生香。开篇的排比,如清泉涌出,对诗词的挚爱溢于言表,“未成曲调先有情”;信手拈来的诗句,穿插于文章中,隽永典雅,哲思闪烁,更有点睛之妙;骈散结合的句式,端庄而有韵味,错落有致,生动多姿。无论是标题还是内容,无论是结构还是表达,均有一类文的气质,可为何文章落入了二类文行列呢? 究其失误,主要表现为偏离了材料的要求。一是文章写的并非“一次活动”,考生所选材料虽然没有脱离“语文”这一主体内容,但所写的只是三位历史文人的高贵人格与美好情怀,与“语文活动”没有什么关系。据此,文章便落入了偏离材料主旨的误区。二是考生没有让自己“参与”进去,写的多是对人物的赞美与感慨,让人觉得文字虽美,却还是缺少几分真情实感。一篇语言出彩的佳作,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真是遗憾! 升格上文,并非难事。具体而言,可从两方面进行修改:一是巧设背景。如举行一次与语文有关的特别演出,自然地串起这三则素材。如何让这三则素材与“活动”关联起来呢?不妨采用表演的形式,让人物一一出现。二是挖掘真情。可以抓住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表露出的一些细节,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与感叹,表达自己对语文非同一般的情感。 【升格佳作】 心底常有墨香来 常记起那次语文活动,老师带领我们在诗词的海洋里徜徉的情景。我们手执书卷,仿佛漫步在悠远的画廊,墨香萦绕,渐渐进入清幽的佳境······ 教室刚刚静下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