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90408

9.2.1反应的合理选择分层练习(含解析)-苏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5708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9.2.1,第二,必修,化学,2019,苏教版
  • cover
9.2.1反应的合理选择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试剂污染,取用金属钠后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向铁粉通入高温水蒸气加热,黑色的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 C.用激光笔的光束分别照射Fe(OH)3胶体与Na2SO4溶液时的现象相同 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 2.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3.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放电过程中,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P为+5价、Fe为+3价 B.该放电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C.Li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D.溶于稀硫酸后,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其中所含的铁元素 4.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 B.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 C.将木炭放置于盛有NO2的容器中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5.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0.1 mol·L-1溶液中:K+、Fe2+、NO、 B.某无色透明溶液中:Fe3+、、NO、SCN- C.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Cl-、 、NO D.c(OH-)=0.1 mol·L-1溶液中:、K+、Cl-、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 B.强酸性的溶液:Cu2+、Na+、、Cl- C.含Fe3+的溶液:Na+、SCN-、Cl- D.强酸性的溶液:、、K+、Fe2+ 7.对于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存在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B.滴入2-3滴酚酞溶液显红色,一定是碱溶液 C.加入足量稀后再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 D.先通入,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一定有 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5mL0.1mol/LKI溶液中加入0.1mol/L的FeCl3溶液1mL,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Fe3+与I-之间的反应是有 一定限度的 B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Ksp(AgI) C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 溶液中NO3-被Fe2+还原 为NO2 D 将稀硝酸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中,有难溶于水的气体生成 该气体为H2 A.A B.B C.C D.D 9.居家装修时容易产生甲醛(HCHO)气体,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时,人会有不适感,长期处于该环境中,会出现免疫功能异常,从而损害人体健康。一种测定室内甲醛含量的方法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中有色物质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和乙醛是同分异构体 B.反应①生成66gCO2时转移3mol电子 C.取反应②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产生血红色沉淀,证明Fe3+过量 D.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醛和消耗的Fe3+物质的量之比为1:4 10.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Cl2有氧化性 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B SO2有漂白性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Al有还原性 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金属Mn D Fe3+有氧化性 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请根据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填空: (1)自来水厂对水消毒,常使用的物质是 (填“液氯”或“明矾”)。 (2)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填“硅”或“二氧化硅”)。 (3)铁在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中,表面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膜而保护内层金属。常温下盛装浓硫酸或者浓硝酸可使用的容器是 (填“铁罐”或“铜罐”)。 (4)溶液可用于腐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